|
|
宋朝的面食
|
豆僮
宋朝的面食花样很多,有蒸、炸、煮、煎许多种类,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从食,即现在的主食,包括馒头包子各色点心等;一是面条类,而面条以川饭店中种类最多。各种馒头、包子、饼(多种馅料)、夹儿、团子、汤圆、饺子、粽子、春卷、糕点自不必说了,单拣几样比较有特色的说说。 笑靥儿:用油面糖蜜作的点心,作成各种花样。在七夕的时候可用来作为巧果。 药棋面:是最早的挂面。宽仅一分(也就是3.3毫米),形态是细长的面条,晾干后可以保存,等到要吃得时候再拿水煮。产于平江府昆山县,能运往当时的都城杭州,成为贵族官僚们喜爱的馈赠之物。 棋子:一种切成菱形的面片,蒸熟了再用水煮。也可以晾干了收在袋子里,等到要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煮,跟现在的挂面的吃法有些像。吃的时候上面可以放各种浇头,时令菜、肉等。《齐民要术》中记载:“刚溲面,揉令熟。大作剂,揉搓成饼,粗细如小指头,重萦于面中。更揉搓,如粗箸大,截断,切作方棋。簸去勃,甑里蒸之。气馏勃尽,下著阴地净席上,薄摊令冷。极散,勿合相粘,袋盛举置。须即汤煮,别作臛浇,坚而不泥。” 冷淘:其实就是凉面,把面条在冷水里过一下,上面也放一些浇头,比如羊肉、煎鸡肉等。杜甫有一首诗《槐叶冷淘》,用新鲜的槐叶汁和面作成的冷淘,“碧鲜俱照箸”,“经齿冷于雪”,十分诱人。 燠面:一种带汤面,面条在汤里煮得粘粘烂烂的,可以用原汤,也可以捞出来另放上熬得很好的鸡汤、鱼汤等。现在上海、杭州还有“沃面”,就是这种。 盐煎面:不知道和现在的煎面是否一样,把面条煮熟沥净,放在油锅里和菜一起煎至金黄,然后还要放些酱汁,颜色金黄,吃起来焦焦的很有嚼头,香脆可口。 上面的这些多少还有些根据,下面这两个则更多是我的猜测和联想,具体是不是这样,也无从得知了。 插肉面:我猜测“插肉”是“叉烧肉”。 拔刀面和泼刀面:拔刀面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怀疑是“泼刀”的笔误,而“泼刀”通“朴刀”,“朴刀”是大刀的一种,水浒里的好汉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朴刀”。现在西安有一种大刀面,我想也许就是源自于宋朝的“泼刀面”。大刀面是一种手擀面,做法是:先把面擀成很薄的面皮,然后折叠许多层,用刀切成条状。由于刀法不同,又可有不同的粗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