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流行前线 >> 美食天下
文章来源:163  发布日期: 2006年8月16日
简单的享受:五大福州小吃
笑独行



  鱼丸 
  全名或者叫鳗鱼丸?据笔者所尝,最好的还是历史悠久的“永和鱼丸”,个小(直径也就比一块钱硬币大那么一点)、皮薄、弹性好、肉馅鲜……两块钱一碗,一碗五个。调味料有米醋和白胡椒粉。总店在福州东街口塔巷内,分店有多家。另有一家“塔巷口鱼丸”,个大(大约两倍于“永和鱼丸”)、皮厚、弹性差……三块钱一碗,一碗三个。由于堵在塔巷口,每每吸引住一群比较老土的过路食客,从而抢了“永和鱼丸”的风头。不过,“懂行”和知味的人们还是会坚持多走几步到巷子内吃“永和鱼丸”的。除了鱼丸外,一般的鱼丸店还兼卖鱼滑(外裹薯粉的鱼肉片),也是两块钱一碗,喜欢吃的人也很多,只是笔者不怎么爱吃。 


 
  锅边 
  全名叫锅边糊或者鼑边糊。糊为米浆沿着锅边浇下制成,故名锅边糊。由于在福州作为早、夜点很普及,经营锅边的小店遍布大街小巷(其中以打着“连江锅边”旗号的最多),所以经常都能吃到做得很正宗的锅边。一般都是一块钱一碗,配料有海蛎(牡蛎)、熟鱼(一种价廉物美的小咸鱼干)、鲜鱿鱼、虾米、虾仁、花蛤、青蒜、芹菜等,加料现做的从三块钱到五块钱不等(一般吃三块钱的就已经很好了),笔者最喜欢加的配料是海蛎、熟鱼和花蛤。作为早、夜点,人们经常是就着五毛钱一个的碟饼(油炸,或者做成圈状,也是米浆制品,配料有海蛎、虾米、青蒜、小葱等)吃锅边糊的。 


 

  捞线面 
  面之细可堪比线(做得很细的直径只有0.5毫米),故名线面(闽南所谓“面线”与此同质而稍逊)。由于线面中一般是加有鸡蛋的,所以福州人都认为线面很有营养。又由于线面很容易熟,所以最普遍、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投入沸水“捞”……好的线面入水后不容易糊。捞线面的吃法一般是泡炖罐,再撒上一点料酒(做菜专用的黄酒)调味。炖罐的品种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排骨、猪脚、猪肚、番鸭、蛋肉、木鱼等,每罐两块五到四块钱不等,线面算一块钱。笔者最喜欢的是木鱼罐泡线面。捞线面也可以自己动手做,好的线面一斤也就是两块八到三块钱。笔者自己做的捞线面一般只放酱油(一定要用酱油,不要用生抽或者老抽,否则就鲜得过头了)和麻油调味,高兴的话就在线面投入沸水后打一个鸡蛋进去,把蛋黄用筷子夹破打散,然后跟线面一起捞起来,美味也不亚于炖罐泡线面。 


 
  扁肉 
  其实也就是小馄饨,跟上海小馄饨做得很相似。正宗的福州扁肉用肉真精、肉少皮大,吃起来没有肥腻的感觉。可能也正因为其中的肉馅只有扁扁的一撇吧,所以才叫扁肉。一般都是一块钱一碗,也有卖到一块五或者两块钱的。可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降,福州扁肉被遍地开花的福建“沙县小吃”打压得不行,直到近一、两年才渐渐有所抬头。而沙县扁肉之所以得以冲击福州扁肉市场,据笔者考察,奥妙全在跟粉肠似的在肉馅中添加了别的东西(可能还包括发酵粉),一个个鼓鼓囊囊的像孕妇的肚子,一块钱一碗,让一些好肉而不知味的食客感到很实惠。对于这种肥腻有余的“李鬼”扁肉,笔者是深恶痛绝的。作为早点,福州扁肉一般是被就着拌面(其实也可以叫捞面,拌料为花生酱、酱油和麻油)吃的,拌面一般都是一块钱一份。 


 

  捞化 
  捞化其实应该叫捞米粉,因为米粉的原产地为兴化(今福建莆田),故俗称捞兴化,后简称捞化。米粉为米制品,又叫细粉干,细如线面,做法、吃法亦与线面大同小异。不过,福州人似乎更喜欢用各种海产品和畜禽下水作为捞化的配料。笔者最爱吃的是花蛤捞化、猪肝捞化和猪血捞化。其中花蛤捞化和猪肝捞化只需在一般捞化店吃就行了,因为此二者适合用清汤做,取其清淡、鲜美,而且也便于检验花蛤和猪肝是否新鲜;而猪血捞化则一定要到主营猪血捞化的小店吃,因为猪血捞化适合用浓汤做,取其汤老味重,否则猪血的香味就出不来了。一般捞化店里的捞化从两块到五块钱一碗不等,猪血捞化一般都是两块钱一碗。有一家主营猪血捞化的小店位于洋中路北口往南约100米处,是由一位下岗老工人经营的,猪血捞化风味一流,小店没有招牌,只在门口树上挂了一块上书“特味猪血捞化”的纸板,笔者在福州时经常不惜成本——打车前往…… 

  笔者注:福州的饮食总体上是崇尚营养和清淡的,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小吃也是如此。以上列举的五种小吃既是笔者最喜欢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除此以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肉燕(做法类似于扁肉,只是肉燕皮的用料不同,由薯粉揉入捣烂后的肉末制成),或者是由于猪肉的成分太大、吃起来比较荤腻吧?又或者是因为作为小吃成本太高、普及性差?反正笔者是不太喜欢的,现在也不流行了。笔者对于福州小吃本无研究,一时兴起,直录记忆,旨在飨诸同好,未曾考究,难免浅陋、偏差,尚祈大方行家宽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