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从我们学会了吃龙
|
江上苇
中国人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其实龙从来也没有敢承认过。在龙看来,中国人比传人恐怖得多。
《史记》上说,夏王孔甲时,天上降下来两条龙,孔甲手下没有人会宰龙,所以一直吃不到嘴。后来有个叫刘累的,“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这才解决了大王吃龙的问题。后人说“屠龙之技”,往往意味着没用和讥讽,这是不读历史的无知造成的恶果。
所以中国人说美味佳肴是“龙肝凤髓”,不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人的好吃,是出了名的。中国菜的名气,也是举世皆知的。但说实话,老外们看到的只是皮毛,其实算不得真正的中国饮食精髓。
先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吓吓大家。
明朝的一个太监,列了一张太监们用的元宵菜谱,“斯时所尚珍味,则冬笋、银鱼、鸽蛋、麻辣活兔,塞外之黄鼠、半翅褐鸡,江南之蜜柑、凤尾橘、漳州橘、橄榄、小金橘、、风菱、脆藕,西山之苹果、软子石榴之属,冰下活虾之类,不可胜计。本地则烧鹅鸡鸭、烧猪肉、冷片羊尾、爆炒羊肚、猪灌肠、大小套肠、带油腰子、羊双肠、猪膂肉、黄颡管耳、脆团子、烧笋鹅鸡、曝腌鹅鸡、炸鱼、柳蒸煎攒鱼、炸铁脚雀、卤煮鹌鹑、鸡醢汤、米烂汤、八宝攒汤、羊肉猪肉包、枣泥卷、糊油蒸饼、乳饼、奶皮、烩羊头、糟腌猪蹄尾耳舌、鹅肫肝。素蔬则滇南之鸡纵、五台之天花羊肚菜、鸡腿银盘等麻姑、东海之石花海白菜、龙须、海带、鹿角、紫菜,江南之蒿笋、糟笋、香菌,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山药、土豆,南都之莼菜,武当之莺嘴笋、黄精、黑精、北山之榛、栗、梨、枣、核桃、木兰芽、蕨菜、蔓青……茶则六安松罗、天池,绍兴介茶,径山茶,虎丘茶也。”如果下雪,他们就在暖气房里吃烤羊肉、羊肉包、浑酒、牛乳、乳皮、乳窝卷等。
以上所列,还仅仅只是太监们的“元宵菜谱”,皇帝的菜谱又该如何?!
满汉全席的菜谱、原料和做法,今天已不可尽考。但可以知道的是满族人在接收明朝的江山的时候,也一并笑纳了朱皇帝的厨子,只不过为了照顾皇帝的习惯口味,用刀子逼着他们又学了点满洲菜的做法。所以清朝的皇帝们桌子上放一百来道菜也就不稀奇了。
在老外看来,中国人似乎都是比较会吃的。但这个片面的看法绝对不是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各个角落。记得刚到北方读书时,一日扛着饭盆吃饭,听见一北京人对一河北人咋咋呼呼:“白菜最好吃了,我最爱吃白菜!!”差点忍不住喷饭——不是说他不可以爱白菜,而是不该乱用“最”。在南方人看来,北方人在饮食上简直是不折不扣的蛮夷。
以四大菜系为例来说明南北差异。中国所谓的四大菜系,一般说来是指北系的京、鲁,南系的川、粤。鲁菜油腻厚重,在肉食面食的烹调上非常有特色,但不太讲究菜蔬的烹调。而京菜发源于鲁菜——所以早先好的烤鸭大都出在山东馆子。直到今天吃烤鸭还用荷叶饼夹甜酱葱丝,就是山东人大饼夹大葱的遗泽了。京菜的不同之处在于掺入了更多的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和宫廷菜谱,比如说源于满族的手抓猪肉、白煮猪肉,源于回族的香妃鸡,源于蒙古族的奶制品等等。但宫廷菜系就很不好说了。首先宫廷菜系广泛收罗了其他菜系的名菜,有抄袭之嫌——皇帝的大师傅们来自天南海北,是带艺投师的。不能因为郭靖用降龙十八掌打败了欧阳锋,就说江南六怪也强于西毒。其次,宫廷菜系的名气大,但影响范围小,因为原料往往来自远方,做菜的家什也需要得多,一般的小老百姓,普通的馆子里是吃不到的。加上百年来的遗落消散,除了吓人的名气,代表北方饮食最高水平的京菜,也就只剩下大白菜和烤羊肉了。而川、粤菜与京菜则不同,在大馆子里吃得到的,你在小摊上一样可以吃得到,甚至在自己家里也可以做。这是因为川、粤菜的原料一般取自本地,也不以烹调方式见长。川菜讲究味道的调配,光是口味就分好多种:椒盐味、椒麻味、荔枝味、怪味、麻辣味……传统的四川担担面,其调料多达十三种。川菜对菜蔬类的烹调和加工非常在行,新繁泡菜、宜宾芽菜、涪陵榨菜、丰都豆腐乳等等,数不胜数。还加上出产好酒,如五粮液、剑南春、沱牌、全兴等,川菜在讲究吃文化的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决非幸致。粤菜讲究原料和火候,号称没有广东人不敢吃的东西,老火汤非炖七个小时不为功。
要品尝各地风味是有讲究的。喜欢口味重一点的,一定要去试试川菜、湘菜;口味偏淡喜甜的,可以考虑去尝尝江浙风味;要是喜欢尝新,最好进正宗的粤菜馆子;
吃,绝对是一种传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说说中国吃的传统,大概也可以算作是古典品谈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