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全国各地人民的吃相看各地风俗
|
佚名
年终岁尾,人们总要聚一聚,所谓聚会,其实就是“吃”。下面,我们就看看不同地方的人在“吃”的方面表现出的不同,这不同里有传统、有文化,还该有反思。
青海人
到青海之前,便有“先驱”者频频告诫:喝不了个斤儿八两的,趁早别去!说出来的例子也“生猛”得很:前几天来过大连的青海某县长你见到了吧,你知道其为啥一天到晚,就是刚洗完桑那,也是一身酒窖子气?
那天我实在忍不住问了句,没想到人家顺手打开那个整日不离手、不时端起来“呷”一口的大保温杯——我天,原来满满一杯装的全是酒!看见咱吃惊的样子,人家嘿嘿一笑:这玩意儿,是我们的茶水儿……
青海人嗜酒,而对远方的客人,更要“浓浓的美酒献亲人”,那热情、那执拗、那狂放、那层出不穷的民族敬酒方式,使我们这些本以为也够能“造”的东北人很快便有了一系列至今想起来还有些“恐怖”的“惨痛”经历。
青海人敬酒自己不喝——因为是真真正正的“敬献”,你说不行不行哪有这样敬的,我们那儿都是先干为敬,可人家说我是××族人,(青海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高的省份,)我们这儿都是这样喝的,难道你不尊重我们少数民族习惯要破坏民族大团结?
青海人敬酒不是一杯杯地敬,而是一端一个小托盘,盘上转圈摆上6到8个小酒杯,被敬者必须依次一饮而尽,否则就是打主人的脸;青海人敬酒的姿势很美,即使是人高马大的西北汉子,也会灵巧地曲起兰花指,弹一滴酒,敬天,又一滴,敬地,再一滴,敬父母;青海人敬酒不仅用语言,更配之以美妙的歌声——当地的“花儿”讲究即景填词,“远方来的姑娘呦,吃也没吃啥,玩也没玩啥,只有这一杯美酒,请你笑纳……”
其实青海人在敬酒时绝对是真诚的——酒是他们心目中最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献给尊贵的客人。
然而如此的热情,却很少有外地人能够招架到底。只见酒桌上的人越来越少,而这时候,主人们也已微醺,已顾不上“尊贵的客人们”都哪里去也——酒桌上真正的高潮就此才真正开始。把剩下的酒都拿来!摆在桌上,开始划拳,谁输了谁喝,喝光了为止,一时间吆五喝六声配合着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拳式一起上演。
而也只有到这时,青海人爱酒的天性才真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时见有人将酒自顾自地倒到嘴里,这时如果有人还拿着酒杯犹豫,马上会有人一把抢过去,替你一干而尽——还犹豫个啥,我们还不够喝呢……
绍兴人
绍兴的吃相并不是早先想象中的优雅细致,多数给人的感觉是吃得毛茬茬的。
无论是坐在酒店餐馆里,还是在家门外路边摆个小饭桌,绍兴人都随便坐着,没有人把腰杆板得溜直,却也坐得安静端正,没有人大哗大笑和侧身抖腿。也就我愿意多在脑袋里印一些绍兴人风的相,才不时看一看那满咸亨酒店的绍兴师爷师奶,本地人才不那样边吃边四顾张望,他们只顾各吃各的,完全是鲁迅故乡人不听窗外风雨的性格。
一碟碟的菜都是小碟,点得多了铺满桌子,像开满了雏菊花。绍兴菜味道也格路,煮毛虾啊,蒸干菜啊,东坡肉啊,著名的茴香豆啊,嚼在嘴里味道也糙糙茬茬的。
以后诸位在绍兴,千万别多叫茴香豆,五六个就行了,一份是没法去凑合着它的口感、滋味吃完的——孔乙己能成天吃到美味儿吗?再看绍兴人吃,可不是慢启小口,那可是纵开豹口。嚼咽倒还慢且细,恢复了江南本色。
广东人吃出来的垃圾放在碟子里,由服务员即时撤掉;绍兴人就放在木桌面上,整整齐齐码放一堆,吃完才一并收拾掉。绍兴的大街小巷还飘着炸臭豆腐干的味道。
传统的绍兴城,就是传统的酒馆吃喝,罕见卡拉OK,罕见劲舞飞车。看到其城其人,才发现吃相可以用个不太协调的词概括:粗雅。这样的地方,让人不愿离开。
大连人
去过大连两次,除了美景的记忆,便是大连人的吃了。而吃在城里的饭馆,与其他北方城市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盘子都大,喝酒、调侃之余便是卡拉OK及跳舞,近来据悉后两者势头有所减弱,前三者可能烈些。大连人是离不开海鲜的,离开了饭店,大连人也能找到吃海鲜的最佳感觉。
住在朋友家时,与他玩累了,其便会就近买些刚刚打出的海鱼、海螺、蟹子什么的,回家做一做就喝他个脸红脖粗,醉了,倒头就睡。
与同事到渔村采风,看着鲜活诱人的海鲜从网上摘下来,我们终于买了许多样数,然后来到一路边小店,只付些加工费买些酒就行了。哪知在我们之前,早有许多大连人在此大吃特吃起来。没有量限,没有时限,无论男女、老少吃得都是沟满壕平,满脸放光,无所不谈。
就是吃罢,大家还沉浸在海鲜与人情的亲密中,我们这些外地人更被感染了,走到大连市区了,一位同事才发现身上的西装还在小店里呢。
上海人
到上海前曾听朋友说起过他在南京的一次吃饭经历,朋友们到南京旅游,选择在秦淮河畔的一家金陵风味的饭店品尝地道的南京小吃。
本来边欣赏歌舞边品尝南京小吃是件很惬意的事,可是由于游玩得太过尽兴,以至于大家都是饥肠辘辘,但是偏偏这南方人不着急,一道道小吃上来时大家都傻了眼,每人一个小碟子,里面不是两颗花生米就是两颗毛豆,再么就是一口糕点,可怜这些来自北方的莽汉完全没有旁边南方人边吃边欣赏歌舞的悠闲,大家都是在第一时间里把上来的东西一口吃光,然后伸着脖子等待下一道菜尽快上来。
而且最没出息的就是当远远看到送菜小姐走来时,大家便会交头接耳地互相报告着“来了来了”这个好消息。可是当最后上满64道小吃时,大连人都已经撑到看着后来的东西吃不下了,而一旁的南方人却仍在悠闲地吃着……
到了上海后我才知道,原来江浙沪的人都讲究量少品种多。
首先,上海的盘子很有特点,都是小号的;其次,上海人很讲究吃,每顿饭都要多吃几道菜;而且他们很经济,请客吃饭不会打肿脸充胖子,都是量力而行,而现在年轻人聚会则多采用AA制。
记得我的一个同学每次被邀请到她亲戚家吃饭,亲戚都是以一大桌丰盛的饭菜招待,而每次临走时,她也同样会被逼着用一个个饭盒把剩饭剩菜带回来,美其名曰:“学校里吃不到这么好的饭菜。”这个也是来自北方的同学对此总是不胜其烦,但又不好意思驳了人家的好意,因为“小气”的上海人“慷慨”时可是不容拒绝的。
北京人
印象中北京人一到冬天就开始演绎“锅子”情结,且无休无止,直至出冬。然而近期到北京出差,却发现“东北家常菜”的餐馆遍及大街小巷,属实有股子亲切感。当然东北人到京城办事也因东北家常菜的风行而陡增亲和力。
事实上,东北人和北京人同属北方人,饮食并无太大差别,很容易互通有无。绝不是说只东北人爱吃“猪肉炖粉条”,而北京餐馆就做不出来。
如“尖椒豆腐皮”这道菜大江南北哪没有啊,并非是东北原创。再如取名为“锦州豆腐”的凉菜,端上桌的竟是地地道道的皮蛋豆腐,当然北京人精就精在会“翻版制作”,改头换面之后马上客源滚滚。
据京哥京姐们讲,东北菜还有一优点,就是“凉了可以热,回锅味道更好”。这极适合京哥京姐们“侃”的特点。
侃能侃出感情,能侃出酒量,能侃出生意,能侃出秘密。但经观察发现,北京人最擅长侃的还是名人的趣闻轶事,讲起来,也不知道真实度究竟有多少,但足以能消除外地人对他们的朦胧认识,从而增强对“讲授”人的崇拜。能将外地人说得眼发直,嘴半张,“讲授”人的兴奋度就越高,热好的菜也能再侃凉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