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鸡”解释为妓女就富有时代气息?
|
陈阳
从行业规范的角度看,这本字典无疑有着某种“先锋”性质,它“破天荒”地将民间的“俗谓野语”纳入了字词释义,它让一向习惯在字典前正襟危坐的人咀嚼到了异味,甚至有点直接动摇着字典世界的传统“美学秩序”。这样的行为是文化认知上的轻慢和“犯规”吗? 10岁的小孩在翻看字典时无意中发现字典里对汉字“鸡”字的解释为“妓女的贬称”感到很“奇怪”,家长发现后心里有些不安,觉得让小孩继续使用这本字典不太妥当,准备没收它然后给孩子另换一本。记者专门在网上书店进行搜索,发现这本字典的介绍文字有一句:“专为新世纪的中小学师生编写,收录大量新词新语,富有时代气息。”(8月17日重庆晨报)
相关新闻:小学生字典将鸡解释为妓女
我对这样的字典感到震惊,字典是引导孩子健康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工具,她应该高雅,高尚,怎能让一些社会污浊文化混杂其中?我对这样的宣传语感到愤怒,难道时代气息就是污浊气息吗?
其实,这个小学生字典实在是反映了我们某些文化工作者的一些思想疾病。一是社会责任淡忘症;身为文化工作者,无论做什么,都应该牢记,自己的工作是关系千秋万代的工作,是关系民族文化健康的工作,是关系一个民族精神神圣的工作,可以说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而现在,我们有些文化工作者却把这个责任给淡忘了。二是利欲熏心病;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之所以编这样的字典就是为了迎合学生的猎奇,就是为了追赶社会的时髦,这种猎奇是否健康,这种时髦是否畸形全都忘记了,只要有市场,只要有人买,我就做,这种利益就是一切的思想实在是文化工作者的大病,市场需求各种各样,如果文化产品不注重方向的话,必然让人的思想越来越混乱,尤其是针对孩子的读物,必然把孩子引入歧途。文化工作者的思想疾病危害深远,治疗迫在眉睫!
鸡解释为妓女就富有时代气息,这样的气息让我们感到窒闷,时代气息并非都健康,我们为什么不让健康气息更广泛,更多,而偏偏把一些不健康的气息大肆渲染呢?用不健康气息刺激孩子的文化工作者是在犯罪啊!
字典应该是文字词语的经典,这样的字典简直就是“字乱”,我们有理由加以警惕!
作者:殷建光
字典不解释“鸡”小孩也明白
石敬涛(山东 职员)
不管回避也好,还是“富有时代气息”地面对也罢,“鸡”作为世俗社会的一个客观存在,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已经成为世俗生活中的一个你知我知、心照不宣的流行词语。在意识上,在世俗生活中,你已经无从回避。与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这类词语以唾沫星子淹死而后快,倒不如面对现实,把视线和视角真正移注于现实中的世俗市井。
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汉语每年大约出现1000个新词语。这些词语大多比较鲜活,在报刊杂志上频频出现,却又在一般词典里查找不到。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就像有网友所说,这种更新是必要的,若干年后考评,才会知道社会究竟在什么时候其定义发生了变化。
只不过,与传统的《新华字典》相比,这本“富有时代气息”的字典,显得稍稍有点“超前”了而已。尤其是让“鸡”这等如此成人化的语言,让孩子看到,对于“保守”的家长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而其实,在语言等新鲜事物的接受上,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比大人们的领悟能力要高多少倍。只不过大人们始终把孩子当“孩子”看罢了。
在教育家陶行知看来,必须对人尤其是孩子的自主性、“自然的生长力”抱有足够的敬畏和尊重,不能以外力妨碍、挫伤人的“自然的生长力”。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当今天的孩子们已经可以坐在教室里,坦然地接受当初被视为“异端”的“生理卫生”课的时候,当成年人所构成的群体以及媒介的影响,对于孩子们不可避免地施以多样性、多变性和异质性影响时,当“鸡”的存在是这个世俗社会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与遗憾的时候,笔者认为,对这本“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华字典,对“鸡”的这种世俗化的解释,我们大人们的确没有必要讳莫如深。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应该给孩子与这个世俗化时代正面接触的机会,应该对孩子们“自然的生长力”给予足够的敬畏和尊重。
一个“鸡”字,不是洪水猛兽。相信孩子“自然的生长力”吧,毕竟作为世俗化社会中的一员,孩子早晚都要进入社会这个大熔炉。(四川新闻网)
如此传播“知识”让人心情沉重
据《深圳晚报》昨日报道:10岁的小孩在翻看字典时无意中发现字典里对汉字“鸡”字的解释很“奇怪”,原来,这本“专为新世纪的中小学师生编写,收录大量新词新语,富有时代气息”的字典,对鸡的解释是这样的:第一个解释是:鸟纲雉科家禽……第二个解释是:妓女的贬称。有的地方叫“鸡婆”,年纪小的叫“小鸡仔”,年纪大的叫“老鸡婆”。
将妓女骂作“鸡”这样的脏话当成知识,堂而皇之地传授给孩子,这样的字典实在是有些糊涂。诚然,妓女是现实中丑陋的现象,在某些语境下,“鸡”等同于妓女这也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的客观事实,都可以告诉给孩子,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成人是不同的,是需要保护的。否则,我们还要《未成年人保护法》干什么?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丑陋的东西,因为其是真实存在的,就可以告诉孩子的话,那么我们干脆让孩子去看“暴力片”、“三级片”得了,岂不省事?真实不等于真理,脏话也不等于知识,把真实当真理,把脏话当知识告诉孩子是不负责任的。
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任何告知都必须要符合孩子的心理认知阶段的要求。超出了孩子当前阶段的接受能力的告知,是不科学的,即便是出于好意,也可能会导致有害的结局。上齐达内头撞马特拉奇之后,法国媒体都很担忧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并责问齐达内如何面对几百万的孩子,在法国人眼中,孩子是不需要过早知道暴力的。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法国人虚伪、懦弱,不敢面对现实,而恰恰是法国人对孩子“不知情”权的保护,保护孩子的心灵免受成人世界的骚扰。
就这本“专为新世纪的中小学师生编写”的字典而言,首先就应该考虑到对孩子的保护问题,这是符合世界惯例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电影或儿童读物中进行了分级过滤,譬如在加拿大,有粗俗脏话的电影,18岁的孩子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在英国,孩子允许在电影中能听到的脏话仅限于“见鬼”“该死”等,至于性爱内容,更是不允许在孩子观看的电影中出现。这样的做法并不意味着欺骗孩子,而是为了保护孩子。在中国,儿童读物已经越来越成人化、“性早熟化”,美国儿童阅读研究专家曾指责中国的儿童读物太“超前”。
在世界各国对电影中的脏话进行限制的时候,我们专门为传授孩子知识编写的字典,却一本正经地告诉孩子,什么是“鸡”,什么是“老鸡婆”,什么又是“小鸡仔”,仿佛这些都是多么了不起的知识!如此强烈的对比让人心情沉重!
□欧木华 (山西晚报)
一个迷惘汉字引发的思考
现实的尴尬似乎无处不在,哪怕你是一个孩子,哪怕你正在翻读一本面目肃然的字典。当你用肯德基似的遐想浏览“鸡”之词条时,眼睛的遭遇可能会让你惊诧莫名。在深圳,一个十岁的小学生恰巧撞上了这一幕。她偶尔翻看字典,赫然发现字典中对“鸡”的解释有两个。第一个是“家禽”,第二个却是“妓女的贬称”,其后还有更详尽的表述。孩子的母亲看到这样的解释出现在字典中,大吃一惊,赶紧将其没收,并决定另买一本“严肃”的代替之。(8月17日重庆晨报)
这是一个很具象征意义的文化切面:在现实中,“鸡”以及和它类同的世俗生活层面的文化“疙瘩”,确乎常态性存在,作为社会人,我们甚至不自主地默认和“顺从”了它的意蕴指称,可是因为它的通俗、它的“暧昧”、它所代表的某个群体某种社会现象的极端与“不伦”,所以我们在一些世俗性场合附和同时,又往往异常高调地、以凛然不可侵亵的决然姿态驱逐之、挞伐之、呵斥之。
严格说来,这并不是文化和生活的悖论。恰恰相反,它向我们证验着文化流俗认知的多面与复杂。从行业规范的角度看,这本字典无疑有着某种“先锋”性质,它“破天荒”地将民间的“俗谓野语”纳入了字词释义,它让一向习惯在字典前正襟危坐的人咀嚼到了异味,甚至有点直接动摇着字典世界的传统“美学秩序”。这样的行为是文化认知上的轻慢和“犯规”吗?
在字典、词典等汉语工具书的价值秩序传统中,学术界和公众似乎一直有着默认的标杆,那便是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为代表的官方社科语言研究机构编纂的“标准”型工具书,它的特点是严谨、缜密和精细,对于工具辞书的编纂制作而言,这样的价值信条无疑是必需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追求体系内“完美”的同时也带来了些体系外的遗憾,比如对旧词新义、新词条新语汇辑录上的相对滞后和迟缓。现在的问题是,在网络和信息化的文化风暴席卷下,汉语言文字的本体功能被无限开掘和延伸着,一些词条因被注入新义新说而在民间广为传播,另一些词条则经过鲜活的语意嫁接和再造,被赋予时代性文化涵质而一跃为流行语。对于传统和“经典”的汉语言而言,它们可能是“凌厉”的、直白的、口语化的,甚至具有相当程度的解构和颠覆性,但这个时代的文化胸腔接纳了它们,拒绝繁复和矫饰的一代国人不厌其烦地表达、演绎着它们,事实证明,文字与语义习俗可能会有文化传播上的“代沟”,但它绝不应有阶层和群体化属性分割,那些被封建贵族们斥为“村野俚语”的通俗汉语言文字,如今却被我们灵动而幸福地使用着,它贬损不了这个时代的高贵。
在大胆辑录和惊声惊呼之间,一个汉字的“迷惘”注定是短暂而无辜的。它所引发的歧争,其实并不只是一个学理规范问题,真正理性的标准和权威是不会漠视鲜活汉字背后的文化潮汐的。这个时代更应直面和解析的,倒是那个无奈汉字之后正高度迷惘着的一群人。■陈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