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流行前线 >> E感时代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布日期: 2006年7月19日
E时代,经典阅读如何进行?
王洪波


    朱光潜曾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选择经典当然不会有错。然而,仅就经典而言,也是浩如烟海,读什么?怎样读?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就经典阅读的话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讨论,提供了有关历史上若干书目推荐活动的资讯,希望可以引发大家的一些思考(17版)。经典从来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经典的队伍也总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将重点放在推荐比较新的优秀出版物上面,至于我们所采用的“新经典”的说法,当然也只是为了方便(18、19版)。阅读是一项高度个人化的行为,正如江晓原教授所说,“所有那些曾经让我们在年轻时感动、在中年后怀念的书,都可以是‘我的经典’”,由于版面所限,我们没能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各陈己见,这恐怕是这个专题最遗憾之处(20版)。 

    个案 

    王琛(大学二年级,理科):我几乎每天都会上网一、两个小时,多的时候会有四、五个小时。读书没有时间,也没有太多的兴趣。我从学校图书馆借原版的《国家地理》杂志来看,可以学英语。《读者》、《青年文摘》,还有一些时尚杂志是我常读的。韩寒的小说我几乎都读了,但觉得不怎么样。至于经典、名著,我很少看,也不想看。最近要考试,还要考六级。 

    江天一(大学一年级,工科):近来很少上网,也很少读书,主要是学业重,没时间。我读的是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现在主要读专业书,近来读了《中国古建筑20讲》、《外国古建筑20讲》,觉得很好。另外还读了《达芬奇密码》。上中学时包括寒暑假倒是读了一些书。我比较喜欢诗歌,自己也涂鸦几句,所以看了泰戈尔、雪莱的诗集。我觉得外国的经典名著比较容易看进去,中国的就有点不敢碰。莎士比亚也看了一些,但没有什么感觉。另外,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古希腊、哲学感兴趣,这些方面的书我很喜欢看。 

    刘天天(高二):上网、读书都不太有时间,高考在前面等着呢,一些补习班,大家都要上的。我没有专门去读经典名著,基本上是抓到什么读什么,有的时候学了某些课文,会找相关的书来读。近一年来,我读了《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金庸的小说、《红楼梦》、《哈利·波特》、《新语文读本》。这些书都挺好看的。你问我读经典和读流行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我觉得,像《红楼梦》,那是一个“奇迹”,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受;而流行小说很好看,但一般没必要读第二遍。 

    张梦怡(高二):我喜欢读书,这一年多读了大概有一两百本,其中有杂志、小说、漫画,有一些是别人推荐的,印象深刻的有《千帐灯》、《烈火如歌》、《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等,名著有《围城》、《雷雨》、《茶馆》等。我不喜欢翻译过来的作品,没味道,我觉得还得读原版。流行作品和经典名著的阅读感觉还是非常不同的,一般流行作品,比如网络小说、青春文学,都不像《雷雨》那样的作品有深度,不揭示社会问题,也很少有伏笔、寓意什么的,它们可能主要还是情感的宣泄。我觉得读书还得靠兴趣。我不怎么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但同学中也有沉迷在里面的,有一个同学每月只上一个礼拜的课,其余时间都泡在网吧里,家长、老师都管不了。 

    尹逸婷(老师,学生家长):我的孩子在上小学五年级,比较喜欢读科技、自然奥秘方面的书。也许因为是男孩子,他不大读文学名著,对唐诗宋词也没有兴趣,和我小时候不一样。他现在迷恋电脑游戏,前几天出去吃饭,夹菜时他说手指疼,问他怎么回事,说是写作业写的,哪里啊,他学习还没有那么用功,其实是玩游戏闹的。我发现他知道了家里电脑的密码,一有机会就偷偷玩上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声音 

    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是否青年人应该读点经典,我想不成为问题,但读什么、怎样读,却是很大的问题。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日益多样化的时代,生活在多样化,阅读也在多样化。一方面,人们很容易以某种方式接触到经典,比如电视上的戏说,经典的通俗化、漫画化作品等;另一方面,真正的经典原本与当代生活有距离,青年人不容易进去。我的观点是,一方面可以倡导学生“硬读”。课内课外,家长要求、老师指定都可以有经典的内容。死记硬背有时候也是必要的,就像数理化的学习,很艰苦,但还是要强制大家去学。我不太赞成“读经运动”,那可以作为现代教育的辅助,但终究不能取代现代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对经典进行“活化”,蔡志忠的漫画、成君忆的《水煮三国》至少可以让青年人知道那些经典的存在。 

    经典是经历史长河的淘洗留存下来的,经典的概念和阵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红楼梦》在五四之前被目为通俗作品,地位并不高,只是现代以来才跻身经典的殿堂。又比如金庸的小说,当初不过是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但现在越来越经典化了。我觉得青年人一方面可以多读经典的作品,一方面可以读一些最新的作品,取两头而弃中间。读书是个人的事情,还得看爱好。 

    黄集伟(著名书评人):拿饮食打个比方,有的孩子可能就爱吃麦当劳、肯德基,人们会很担心,他们是否营养失调呢?好像科学家有过一个研究,一部分人由着性子吃自己喜欢吃的,一部分人按营养专家的配方安排饮食,结果两类人营养状况都差不多,甚至前者身体还更好一些。我认为阅读经典当然必要,但总的来说,阅读的选择没有对错,阅读应由内驱力推动,而不该是外力强制的结果。比如一个目标是当律师的青年人,为了通过考试,他首先读的是考研用书,然后他发现自己需要了解社会,就会读社会学方面的书,再下来他发现律师需要了解不同人的心理,可能会找心理学的书来读。所以,我相信,聪明人是能够自发地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立体的阅读结构的。我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学,我一般也不给他们推荐什么书,只是把那些书搬回家,摆在书架上,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我也专门买了“四书”诵读的CD,花了不少钱,但好像孩子们不太感兴趣。 

    你说的我们置身网络时代、媒体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如何进行,这倒是一个问题。当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大量资讯,但这些资讯大多就像冰块,在嘴里化了,解了渴,然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至于“网瘾”的危害,最主要的还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改变了很多人对世界的看法。一个沉迷于打斗游戏的孩子,是否会形成暴力倾向姑且不论,但他长大后发现,原来生活就是朝九晚五、两点一线,平凡得很,对比虚拟世界的枪林弹雨、轰轰烈烈,他能否接受?网上聊天、网恋可能也会改变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期待,甚至使他们在现实中与人交往有一些障碍。 

    胡作玄(《影响人类历史的100名著排行榜》作者,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我成长的年代和现在情况完全不同。那是上世纪50年代,可以找到的书非常少,社会也不鼓励读书。但那时,外面的世界可不像现在这样精彩,不用说电视、网络,就是收音机都很少听。我成长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里书很多。中学时,我主要在读中国书,古典诗词、《红楼梦》什么的。后来觉得不可沉溺于中国古典,就开始读苏联、俄罗斯文学。我在北京大学读的是化学系,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藉着词典读叔本华、巴尔扎克,德语、法语就这么掌握了,人家都奇怪我怎么通那么多语言,其实也就是阅读没问题,完全不会说,像日文我也是这样。读书就是我killtime的方式,和别人喜欢溜狗、打麻将是一样的。但我不会读金庸的武侠,我觉得人类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比这优秀的太多了,也许我太过固执吧。我的原则是决不强加于人,我觉得各人有各人的兴趣,很正常。也许今天的人们忙于考试、晋升、赚钱,不怎么读书,到晚年他们会后悔吗?我不知道。 

    现在的青年人如果喜欢读书,条件是太好了。如果给建议的话,我觉得他们可以根据兴趣和带着问题去读书。孔子的话经常比较独断,但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却很全面。如果给大学生推荐,我觉得有些中国书起码应该读一读,否则,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人和外国人怎么区分啊?我推荐四部书、四个人吧,四部书是四大古典;四个人是梁启超、鲁迅、胡适和林语堂,他们都是学贯中西,选读一些就很好。 

    感言 

    大学生、中学生读书情形如何?今天的青年人是否已远离经典?因为没有权威、翔实的调查数据来说明,实在不宜遽下结论,谈论这个话题也多少有些空口无凭。当然,连什么是经典,在今天也很成问题。对于百余年前的读书人,儒家的典籍自然是凡识字者就饶不过去的;在佛教给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打上深刻印记之后,佛教经书当然被归入经典范畴。《辞海》对经典的第二条定义是:“古代儒家的经籍,也泛指宗教的经书。”就是说,经典是宗教性的、是与信仰相关的、是解决人们的价值观问题的。当下现实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日益脱节,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信奉何者为经典实在是个大难题。我们这里谈论经典也只好采取最笼统的说法,将中国文化典籍、古典文学、西方文学名著,等等,一股脑包括在内。 

    至于经典(名著)阅读的现状,我们这里也仅仅是通过对几位学生的采访略作了解。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考试、升学当然是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网络生活对阅读生活也有一定的侵蚀。但正像几位学者接受采访时所说,阅读还是个人的行为,阅读经典的动力应该是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心,一个人选择读什么其实是无可非议的。另外,青年人对图书的感受力、鉴别力往往是不错的,这点从上面几位学生的回答就可看出。社会、学者以及家长能做的也就是营造更好的读书环境而已———当然,这就不是喊喊“弘扬传统文化”、“重温伟大经典”的口号那样简单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