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流行前线 >> E感时代
文章来源:南方报业   发布日期: 2006年6月15日
网民“力比多”何处释放
鄢烈山


    我不赞成“网络暴民”的说法(哪怕这种说法已“出口”到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再转内销),除了对一种方兴未艾的言论平台的期待和爱护,另一个理由是,这种以偏概全的概念,带有明显的歧视性,不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应当承认“网络(上的语言)暴力”是相当严重的,但是这不能作为采用“网络暴民”这种称呼的依据。恰如在各大城市,流动人口特别是外来打工者犯罪率相对于本地户籍人口来说,确是高很多,有些人找不到工作在生存焦虑中失足铤而走险去偷去抢,有些人被拉下水流窜作案,有的人的心理由不平衡到变态……这是一个不能抹煞的现实,我们应当思谋对策;但不能因此“一篙子扫倒一船人”,像某政协委员、教授那样说“外来人口素质低”什么什么的。 


    近期发生的部分网民围攻所谓“偷情男”的“铜须事件”,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联系到不久前发生的对“女大学生卖身救母”案的网上网下追根究底,由虐猫图片引发的网络大搜捕,这种由虚拟世界的道德讨伐到现实世界的人事惩罚,有一股强大的摧毁性的力量不能不令人警惕。有文化学者将之喻为“道德民兵”和历史悠久的“私刑”。也有人指出这一切与网站营销者为商业目的而推波助澜有关。 

    我的感觉是:第一,这是一种“打太平拳”的传统文化,跟着起哄不仅很“正义”而且很安全。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惩罚通奸者和小偷都是很热心的,凑上去吐唾沫,乃至把小偷往死里打,仿佛在过节一般。其实自己是欺软怕硬的孱头,比如对于比两人私下的偷情危害更大的明目张胆地在网上对青少年诲淫诲盗,他们却视而不见,不去“追剿”。第二,也是一种“红卫兵思维”的惯性,即只要“大方向正确”,合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至于采用的手段是否合法,是否会冤枉要“打倒”的人,那是无害的无所谓的“小节”。第三,还是一种假正经。这一点不必细说,第一点里已涉及;每个人可以像耶稣说的那样扪心自问。 

    以上是从消极的一面讲。另一方面,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人积累了心理能量“力比多”总要找宣泄的出口,进而“升华”为自我实现的心理追求,要表现自己的才能。这个说法是中性的,宣泄的“力比多”可以表现为恶可以表现为善,如水之可以为害可以为利。电脑黑客有本事破解官方网站和商业网站的核心机密,获得智力优越的“成就感”,但是他们通常不能获得正义感反而可能有犯罪感。挖掘“卖身救母”者真相,还可以说是维护网络诚信,而“铜须事件”的围猎者,一些网民事过之后恐怕也会觉得自己其实很无聊,竟然殃及人家无辜的女友和可怜的父母。 

    那么,网民的“力比多”宣泄出口在哪里?怎样才能让他们既获得正义感、成就感的满足,又有益于社会的进步? 

    眼前有两个近例。湖南省常德市网民苏先生,在当地官方网站上批评当地“麻将一条街”的情况,竟然因“影响了常德市的形象”而贾祸,与他单位的领导相继被常德市武陵区公安局口头传唤,责令“深刻检查”。“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有正义感的网民难道不可以声援苏先生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吗?是否可以学苏先生敢于碰硬批评当地的不良现象? 

    另有,据6月10日广东各报报道,“齐二药”事件之后,原本属于专业领域的药品招标将进入普通人视野,从明年1月起,广东药品上网实行全省统一采购,网上竞价,统一限价,报价将在网上实时公布、全程监控。届时,关心药品采购和营销问题的网友,就可以大显身手,打一场反假药、反暴利的“人民战争”了。当然,进行这一切都必须在法治规范内,防止伤及无辜和被恶性竞争者利用。其实,现在就可以在这方面做很多事,相信有能力的网民们的合力追根究底会令以假医假药牟利者及其保护伞胆寒。 

    还有,此前,国家安监总局、环保总局的负责人都公开表态支持网民举报违法者。这方面可以做的事太多了,有本事的网友不妨做几单漂亮的给我们看看。做些公共安全和利益攸关的事,比道德围剿某个人有意思得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