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百年树人 >> 学子心声
文章来源:故乡  发布日期: 2002年5月11日
我为大学生说真话
刘侠风

    以“教育面向社会”为宗旨的教改已开始启动,然而,改革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过渡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许多弊端也日渐露出了水面,尤其是高等教育,随着“金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随着大学的大踏步扩招,随着大学的日渐市场化,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深刻的矛盾。
    前不久,《大学生》杂志发表了毛志成和肖夏林两先生的文章:《你“像”大学生吗?》、《你们越来越不“像”大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新世纪首次、也可谓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关于“大学生像不像大学生”的大讨论。“肖派”认为:90年代的大学生是一代不如一代,他们内心浮躁灵魂贫困,是物质的一代,空虚的一代,功利的一代,文化底蕴不足的一代,在他们身上看不的到一点大学生那种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少年中国的气度和风流,更像是高四高五高六高七的学生。“反对派”认为:肖同当代大学生存在认识上和情感上的鸿沟,大学已经不是过去的“象牙塔”,而变成了今天的“玻璃城”,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几近绝响,当代大学生把握着时代的脉搏,追赶着时代的脚步,“为国求学”的同时也懂得去“努力自爱”。
     这场争论,看似激烈,但在我看来,没有那个“反对派”真正制服了“肖派”。肖先生的一气“牢骚话”,无疑是给正意气风发、高唱凯歌的高等教育鸣了一声惊雷。尽管肖言辞有偏激之处,但人家不也是对“祖国未来”爱之深恨之切吗?
    “大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蔡元培先生曾对此有过精辟论述,他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相比较言之:我们今天的“大学”像大学吗?
    “王铭铭事件”、“刘海洋事件(系列)”、“关于大学生素质‘稳步下降’的讨论”等等,可谓是给孤芳自赏的中国高等教育狠狠刮了一耳光。是的,今天的大学生再也看不到1919年北大学生的风流了,原因何在?是到了我们该反思的时候了。
    目前,大学生挨批的多在:缺少学习的激情,急功近利,浮躁,浅薄等。而所有这一切,哪一点同我们的高等教育无关呢?哪一点不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呢?
    由某名牌大学博士生导师俞允强先生挑起的“关于大学生成绩‘稳步下降’的讨论”(《中国青年报》2002年4月1日)是这样的:一次考试,俞先生发现有30%的同学及不了格,而考核的内容又很基本,俞先生由此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深表忧虑。俞先生的忧虑绝对不是多余的,30%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种现象,可以说不只是发生在俞先生学校,哪一所学校不一样?有人极不负责地把此归结于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如果真是这样子,有30%的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你还教什么书?俞先生做了安徒生笔下那个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但是他没有指出问题的原因何在。现在我就站在大学生的立场上,为大学生朋友们说上几句话。
    其一,大学生没有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不少学生学非所爱。尽管学生有填志愿的权利,但是为了实现12年的大学梦,有几个人敢赌胆“不服从院校调剂”、“不服从专业调剂”?有,但是很少有。你一旦服从了,就等于是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同时,一些院校在招生简章上做手脚,不实事求是地反映学校、专业情况,多美言之辞,而这张“广告”,正是不少不具备亲自到学校考察的学生了解这所学校的手段,有些院校简直就是在行骗。此外,不少院校是不允许学生换专业的,即使允许,门槛也做得很高。学非所爱,激情从何处来?据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因为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而厌学的高达40%,喜欢自己专业的只有23%。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了。
    其二,陈旧的教材。现在学校里用什么教材有上面管着,不但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甚至还规定有统一的教材,学校和教师没有权利更改,如果要改,要经过一条漫长的审批之路。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有人做过估计,大学生学完4年课程走出校园时,所学的知识有70%已成为无用的知识了!而有的院校有的专业的教材,竟然还在用30年前的版本,而且还不在少数,这类该由博物馆来收藏的教材,能吸引学生才怪!
    其三,滥竽充数的平庸教师不少。由于大学的大扩招,不少院校都面临师资紧缺问题,而培养硕士博士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不少生得逢时的大学毕业生,摇身一变就站上了讲台,向四年三年两年甚至是一年后也就要拿到那顶帽子的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能行吗?也不知道他们读大学的时候读过多少书,又消化了多少。大学生怎么说也是从7月战场杀过来的,你自己没有水平来哄人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说过:“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眺望。”尊敬的老师,请问你有能力扶起自己的学生吗?
    其四,教学方式呆板。十几年的基础教育,都围绕考试那根棒转,进了大学依旧如此,唯一不同的是老师讲得快些,学生笔录得多些。但是,老师们,你知道学生心仪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吗?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大学教育尤其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有几个教授唤醒过几个灵魂呢?最重要的是有几个教授想过要去唤醒学生的灵魂呢?
    其五,考核手段落后。大学里的考试(尤其是文科的),可以说是天底下最没有意思的事情了。不少学校,不少教师,都只考上课时候用的讲义,而且考试之前还会给学生一个考试范围,记忆力好点的,考试前花三、五个小时绝对搞定。这样只考速记能力不考动手能力的考试,你说有聊没聊?
    以上五点,可以说是学生没有学习激情的重要原因,当局者,你们说不是吗?再下来将要谈的是大学生的急功近利,浮躁,浅薄,文化底蕴不足,没有个性方面。许多大学生,包括研究生,连论文都不会做,理科生如此,文科生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是事实,我们可以对着那样的大学生拍桌子,叫他滚!但是,作为大学生,也有他们的难言之隐,我依旧为我们的大学生说话。
    其一,大学普遍只重视外语教育而忽视国语教育,外语的等级证书同学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直接挂钩。(当然,这对于我们走向世界是很重要的,无可厚非。)但是还没有听说过,母语有什么等级证书,一般大学里除了中文专业开母语课的不多,是不是学了一、二十年都学好了,没有必要再学了呢?答曰非也,这点从当代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难得知。为什么我们的大学那么不重视人文方面的教育呢?这怕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周国平)分不开吧。大学连母语课都懒得去开,学生们远离经典、缺乏文化底蕴、浅薄等等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其二,当整个社会处在价值转型期,伦理、道德、观念等都处于混乱状态时,作为社会一部分的大学生也难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有人说,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空前激烈的社会变革,一个比较崇尚物质轻视精神、比较需要刺激不需要艺术的时代宣告来临。身处红尘之中的大学生,又不是什么圣人,怎么可能去做高尚的精神卫道士?整个社会都在浮躁,他们有一点浮躁,或者,因为他们的智商比一般人高点,他们比一般人更浮躁一点,有什么大惊小怪呢?
    其三,随着近几年大学的大扩招,如今是到了“本科生算什么”时代,清醒的大学生再也不会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了,相反,他们得承受巨大的压力??就业压力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我国2001年高校毕业生共有115万人,一次性就业率研究生是95%,本科生80%,专科生40%,在全国总的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率却比2000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可谓令人很满意了。但是,2002年、2003年、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45万、212万、250万,短短3年时间,一下子翻了2.2倍!社会容得下吗?去年《人才市场报》曾举行过一次“如何看待大学生擦鞋匠??两种就业观大碰撞”的讨论,竟然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大学生甘做擦鞋匠,这是就业观念的转变,缘于此,就业之路将宽广起来!真这样的话,路是宽了,但不委屈大学生吗?近20年的光阴啊,谁能证明??学历高的人擦的鞋一定更亮?(声明:我没有瞧不起擦鞋匠的意思,只是不希望浪费人才。)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投用人单位之所好,读一些“有用”之书,含辛茹苦参加社会实践,放弃经典放弃高雅,这能怪谁?
    其四,大学生缺乏个性,缺乏批判意识。1919年北大学生那“带血的蒸气”式的呐喊声,给人们的记忆太深刻了。是的,“在这个时代,他们(指大学生??作者)没有自己的形象,没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声音(肖夏林)。”他们因为严重缺乏批判意识而丢失了自己的个性,成为了一群高学历高智商、底能力底情商的人,这又不是我们那低能的教育的杰作吗?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正是充当了批量生产那种统一规格、整齐划一“人才”的手段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1”加“1”就是等于“2”,没有为什么;就中学的时候老师总跟我们说:这就是标准答案;到了大学,也没有几个老师允许学生把海鸥想象成“上帝的内裤”(海子)。像这样教育学生,会反思的就是背叛,有批判意识的就是“坏”学生!
    是的,当代大学生是有很多令人失望的地方,但是有没有想过,到底是大学生令人失望,还是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教育体制令人失望?
    在中国,上大学是很多人的梦想。无论对家长、学生还是学校,中小学长达12年的教育,归根结底目的似乎就有一个,那就是上大学。但是,当我们真的走进了大学,又有多少无奈啊!这些又跟谁去说,如果简单地一棒子把大学生打死,说这一代不行,这样太草率了,怕是以后再没有行的那一代了。
    基辛格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可悲。一种人是苦苦追求某个目标,却始终达不到;另一种人是历经艰难终于实现了所追求的目标,却发现它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相比之下,也许是后者比前者更可悲了。不知道诸位看官,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