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质疑“家庭出身”的意义
|
王长胜
许多年轻人恐怕已经不明白家庭出身的含义了,但在他们所填的不少表格里,依然得郑重其事地填明出身。
近日拿到学校发的一份《学生登记表》,当填到“家庭出身”一栏时,不觉迟疑了一下。记得上小学、中学填写档案到“出身”这栏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按老师家长说的填上便是。如今再次面对,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填它。
家庭出身,这一提法是我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着特殊的目的提出的,也曾起过特殊的作用。把人按“家庭出身”分类的年代我没有赶上,听说贫农的成份是比较高的,所谓“根正苗红”、“越穷越革命”;富农则处处受排挤,甚至连找对象都成了问题。当时人们以“出身”取人的普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特殊的年代过去了,特殊的目的也不存在了,家庭出身这一特殊提法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社会背景,那它还有什么继续存在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的加速流动和融合以及城乡差距的缩小,一个人的家庭出身也越来越难以界定。我们要填写的家庭出身也只不过是有据可查的祖上的出身,因袭来的这一出身对于出生在改革开放时代的我们还有什么真正的标志性意义吗?它能证明什么?既然不能,那为什么还频频出现在旨在证明我们身份的档案里?
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家庭出身这一提法是否还有其存在的法律依据?法律是否也规定了不同出身的公民有着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法官在办案时是否会考虑当事人的出身而作出不同的判断?如果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家庭出身还有什么继续存在的必要?
再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档案中是否还有“家庭出身”一栏,如果有,当他们问及家长老师该填什么时,大人们又将如何解释?不知道孩子们会更喜欢自己“贫民”出身还是“富农”出身?试想,当我们毕业后拿着档案找工作时,一位外国老板看了“家庭出身”后问这是什么,我们将如何回答?
今天,我们已经成为WTO中的一员,入世的不仅是中国的政府、企业,同样需要入世的还有我们的观念,如果我们总是抱着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观念、提法不放,又怎么能很好地与国际接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