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找工作的日子里
|
冬青
找工作,成为大学生涯中最后一年的现实,不可避免。此时,希望被漫长的等待煎熬着。渴望炫烂,渴望夺目,渴望自我肯定——这一切的一切,在学校愈加开放的择业自由的氛围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变得更加迫不急待,更加焦灼,也更加茫然无措。在一个阳光如金子般的早晨,我似乎看到那美丽的七彩梦,如吹起的肥皂泡,再迸裂,散出满天的雨星儿,弄得这空气一团湿漉漉的粘稠。
如今的高中生考大学,填报志愿更加注重市场的需求,社会的走向,什么专业火就硬往里挤,但毕竟名额有限,被挤下来的人只好服从调配进入其它专业。我这个专业应算是冷门——应用数学。班上四十几号人,聚集了不少“落第者”,如今毕业了,除了出国留学,上研究生的,其余的都有了不错的去向。其中大部分人从事软件编程,少部分人则进了金融行业。有人说我们是运气好,今年不少搞网络的公司招人,但我更相信“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刚进大学的时候,学长们就跟我们说“大学要学会自学”,专业课的安排上虽然也有一些计算机、经济方面的基础课,但还是少,渐渐地,有了目标的人便开始早早地着手打算了。比方后来干编程的,四年的选修课大部分是计算机方面的,平时多拣计算机书自学,为了找工作时多一分把握,能让别人信服自己,就去考诸如高级程序员之类的证书。拿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不如别人专业的,就自己补”。这样,四年下来,辛勤的耕耘有了回报,不少人留沪,并且工作也找得蛮顺利,薪水也不少。
现在,很多高校的应用数学专业为了学生毕业找工作都往计算机软件方向偏倚,开设了一些计算机课程,因为数学是基础,听说高级软件工程师,数学功底都要不错。而且,如今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加之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这方面人才一下子供不应求。而许多公司并不是很看重是否是计算机专业的,只要学过计算机方面的课程,确实肚子里有货,是公司需要的,能胜任公司的要求,并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为,像计算机、网络这样的行业,发展变化极快,所作的东西翻新率极高,从事这种行业是一边学一边作,作到老,要学到老,很辛苦。像这种行业,从业人员也都偏年青,我曾就这问过我同学,可他们说“现在干哪一门儿能干一辈子不用再学,软件编程只是由于它还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所以更新速度更快罢了,况且这种更新也是继承性的,并不是学了新的,以前的东西就都没有用了。”
找工作的那段日子里,我感到班上总有着一种焦燥不安的气氛,有的人早早地定了,有的人拖了很久。但不管怎样,不管是否对理想中的目标有所调整,大家都对自己最初所选择进入的行业坚定不移,我想这大概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些不好的专业之所以毕业分配率还不错,就是因为他们什么也不挑吧。如果那样说的话,我看我们班就很难找。有的时候,看到有些人还没找到工作,就问他们:“为什么不换个行业试试呢?”或许是学数学的脑子不够活络,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一选择起由于我们专业,就像一个进了外企工作的同学说的那样“不进电脑公司,我们做什么?”也许起初是由于我们的专业,但现在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我相信我将来会做下去,而且会干得更好”。每一次得到回答之后,我都更加相信“正是因为喜欢才锲而不舍”,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中国今天给予了人们更多的自由去选择。当我问道:“如果把未来的发展和薪水摆在你面前,你如何选择?是选择发展,还是薪水?”他们说发展要靠自己,未来的东西不可预测,这是一个长期的投资,选择行业就已经选择了未来,而薪水是现期的,看得见,摸得着,说目前网络公司那么多,今天开了明天关,这一行业发展又快,谁能说得准,只要有实力,自然就有未来。我想是的,毕业分配的双向选择虽然已经形成了模式,但市场的不规范,竞争的激烈,还有个人的无知,都套上了某种风险,是难以把握的。我们只能在现实的情况下努力、加油,希望明天会更好。
这就是我们,新一代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的奋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