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孩子也要尊敬
|
庸其
近3个月的演练、彩排,五六个小时暴晒在30℃以上的高温下,苦等领导讲话、观赏,救护车在偌大的广场上来来往往,对讲机不时传来“救护车,这里又倒下了一个!”的求救声……你很难想象,这是新华社记者描述的今年“六·一”儿童节上海某广场万名儿童“欢乐”游园中的一幕。记者呼吁:别拿孩子当道具。
其实,孩子们参加些节庆活动无可厚非,大多数情况下也有益无害。在家里,客人来了,让孩子背首古诗,跳个舞,弹弹琴,谁也不会说拿孩子当道具。谁也不会因为给客人表演而累坏了孩子。怎么家里畅通的法则,到了社会上就变了味儿了?关键是对孩子的态度。如果活动的组织者把广场上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孩子们的节日里给予孩子们的是对他们天性的尊敬和爱护,就不会让他们晕倒在自己的节日里了。
古人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应该也可以把对自己孩子的爱,延伸到所有孩子身上。不能否认,我们的社会上,总有些人对人对己持双重标准,尺子总是量人家,像一只道德的变色龙。我们往往少了些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意识。广场晕倒的孩子们损伤的不仅仅是身体,在他们像牵线木偶般无法用自己的心灵去体味集体活动的乐趣时,他们的心灵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伤害。因为孩子们的要求、孩子们的天性没有得到必要的尊重,他们只是在机械地服从成人的要求和意志。只有在受人尊敬的环境里,才能养成尊敬他人的习惯;孩子们没有得到应有的爱护与尊敬,让他们长大了如何懂得爱护与尊重他人!我记得我一个深受西洋文化浸染的邻居老人说,大人对孩子说话要尽可能蹲下,眼光平视孩子。听家里人讲,我小时候曾在他家锅里撒尿,他拦着我家人不让管,让我踏踏实实地尿完。也许孩子就是在经历了那些小小的错误,并在受到爱与尊重的情况下才逐渐明白了自尊和尊重他人。
我不太喜欢“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首流行歌曲,好像社会问题解决起来像算数问题那么简单。但不可否认,爱、尊敬,或负面的情感,在社会上是不断传递、互动着的。我们尽量多传递正面的感情吧,那样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会享受更多的和风细雨以及温馨的社会氛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