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父母的心事
|
张明治
视功名利禄如敝屣的王霸、陶潜,念及孩子的前景,内心是这样的矛盾和痛楚,这是做父母的责任感使然。每一个做父母的,只要他们不能斩断尘缘出家做和尚尼姑,就放不下这份心事。他们不一定指望孩子出将入相光宗耀祖,但是,他们无不指望子女有条件受到不低的于社会平均水准的教育,有相当的文化修养,有从容应对社会的自信。
"父子恩深",古今不易,中国社科院近期做了一项调查,当问到"您家将钱存入银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选择"用于子女的教育"的中国公众占首位,高达64.2%,高于一般人们认为很重要的养老、就医和购房等用途。(<燕赵都市报>1999年12月28日)这则消息深深感动了我。什么是"民心",这就是民心;什么是"人气",这就是人气。"再苦不能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对于千千万万为人父母者,这是发自心底的呼号,并见诸他们每日每时的行动。这,就是振兴我们中华民族的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之一。
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丧失自立于社会的基本条件;国家,不愿我们的民族丧失自立于世界的基本资格。投资教育,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民心,也是国策。在这个问题上,家庭的意愿与政府的意志本是高度一致的,个人的利益原与民族的利益是高度统一的。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这些年我国制定了教育法、教师法等一系列法规,还在陆续出台一系列推动教育改革的制度和办法,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代行国家权力意志的工作人员,都在踏实地执行"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乃至"吃"教育,挖教育墙脚的衙门和官员不在少数。
去年年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执法组检查义务教育法实施的情况。她说:全国还有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拖欠教师工资。据对14个省(区、市)的125个县市统计,自1998年1月至1999年3月底,拖欠额就达7.1亿元。义务教育法实施迄今已13忻,出现这样的状况怎不怵目惊心?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讲是惊心,对领不到养家糊口的工资的教师们来讲,就寒心。老师连微薄的工资都不能按月分领到,我们又凭什么要他们尽心尽责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跟上网络时代的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凭什么理直气壮地禁止学校向学生"乱收费"?老师们心不安,气不顺,,家长怎么能指望他们对学生和颜悦色苦口婆心而不粗暴?我并不想为师德的日见败坏辩护,我只是不好意思单单责备那些校长和教师。
作为一个孩子的人,一个孩子的家长,提起教育,我要说的话太多,但我不知道向谁倾诉才好---我知道,谁都比我更明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