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山之子
|
魏天戈 黄守部
在河南焦作境内的太行山深处,有一个名叫十二会的小村,小村就在高高的山顶上,海拔1600多米,村里仅有13户人家分住在二道山梁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村的东头有两间石头砌成的平房,这便是十二会村小学。赵建设就在这所小学当老师,而且一干就是27年。
十二会村是那种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这里地薄人稀,交通不便,通往山下的羊肠小道需要行走4个小时,映处眼帘的除了石头还是石头。从赵建设1956年出生起,留在他记忆里的只有两个字:贫穷。60年代初,村里建起了小学,老师都是从外乡分配来的,这里艰苦的条件让他们不堪忍受,老师是换了一个又一个,最终也没人愿意在这里长干下去。1973年春天,赵建设从市里的高中毕业了,作为村里的第一个走出大山的高中生,赵建设本可以在城里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赵建设深感文化知识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在乡亲个的期盼下,17岁的他毅然抛开了城市生活的各种诱惑,沿着那蜿蜓曲折的山路又回到了山里,在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满怀理想的赵建设面对的却是令人叹息的现实,两间破旧不堪的教室,几个高矫不一的学生。村里有近一半的孩子辍学到家。赵建设自己白天动手修缮教室,晚上挨家挨户到老乡家做工作,当年便让村里所有的学龄儿童全部进了学校。
大山深处的生活是艰苦的。起初,赵建设每个月只有6元钱的补贴,连吃饭都成问题,但面对30多个学生,他既当校长又当老师,一人承担着3个年级所有功课的教学任务,为了这些学生,他从不因为私事耽误孩子们的功课。那年冬天,母亲因肺气肿住进了医院,赵建设也只能在休息日赶往医院探望,母亲去世时,赵建设正站在自己的讲台上。赵建设的心中有一个信念: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山里的孩子读书识字。 80年代,随着年龄的增长,孤居大山的赵建设面临着婚姻的难题。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敬重赵老师,提亲的人蹋破了门槛,但无一例外都有一个条件,让赵建设下山。赵建设舍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一一谢绝了乡亲们的好意。
1985年初,发表在《中国妇女》杂志的一篇《一则待写的征婚启示》的通讯,报道了赵建设扎根山区,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一时间,来自山东、吉林、浙江、安徽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来,在这500多封来信中,一位名叫聂玉珠的姑娘的来信打动了赵建设的心。姑娘来自河南平顶山市南庄矿子弟学校,是一名公办教师,她被赵建设的精神所感到,决心要追随着赵建设,为山区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当年3月,聂玉珠来到了漫山遍野盛开着桃花的大行山区,和赵建设喜结连理,并在龙洞乡学校当了一名教师。贫困的山区生活对从小在城市长大的聂玉珠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结婚5年来,儿子从出生到一天天长大,他们一直住在一间15平方米的平房里,家里惟一值钱的家当就是一台电视机。窘迫的日子掩不住家庭生活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互相鼓励,生活上相濡以沫,美满的婚姻为赵建设增添了工作的动力。
改革开放使山里人眼界大开,却没能使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山区有多少改观。十二会村这几年年轻小伙大多跑到城里去打工,姑娘们也都纷纷嫁到山外,原本200多人的村子只留下54人,村小学的学生也只剩下了12人,且分属三个年级。然而赵建设没有走,他就像太行山区随处可见的荆棘,任凭风吹石打,将自己的根系深深扎进大山之中。为了山里的孩子们,赵建设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年来,赵建设替学生们交的学费已达1000多元,直到今天,班上每个学生背的书包都是赵建设给他们买来的。
春去秋来,岁月如歌。转眼27年间,有300多个山里的孩子在赵建设这里接受了早期教育,村里的孩子不仅没有一个失学的,有11名学生还走出了大山进入中高等院校深造,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如今,赵建设仍在山区的小路上不停地行进着,大山给了他灵魂和胆魄,他将用毕生的心血来回报大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