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丽的晚晴
|
桥边红药
下午上班前,见老爸站在写字台前专注地看着什么,禁不住好奇,凑近细瞧,嘿!原来又是宝贝《周易》研究心得。 近朱者赤。老爸研究周易10余年,许是潜移默化的原因,也曾悄悄拿了卦辞、相书等等来看,常常是因无法深入而半途而废,想是缘份不到吧!家里到处都是经书,便取经文来看。一看,还真舍不得放下,确是耐读。它包容了宇宙、人体及一切事物,并根据事物变化规律,进行逻辑推理,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包罗万象,无所不及。先前看过的一些古典文学,与其哲学内涵和观点有许多共通之处。 且不谈《周易》。快到上班时间了,抬脚想走,却被叫住:这儿有篇文章给你看。一看,《寻妻》。心中纳闷,急急看来。原来说的是前几天因老房出借,父亲说话办事不周,惹得母亲忆起了伤心事,独自出去散心,父亲焦急寻找母亲的情形。匆匆读那些文字,再一次感受父母相濡以沫的深情,止不住心头哽咽,有温热的泪静静流淌。 儿时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在村里干最脏最累的活。父亲师范毕业,好读书,喜古文,人又儒雅。本是教师,却在那个年代被迫回家务农,分配干全村人最不愿干的活。年轻的父亲空有一腔热血和抱负,却倍受折磨和奚落,并因此株连九族,我们一家遭受全村人的冷落和歧视。父亲是长子,兄妹7个,回家务农前一直在外教学,他少得可怜的工资还要照顾弟妹。母亲一人在家抚养我们兄妹4人,为此吃尽了苦,好好的身体生生的累垮了。父亲回家后,能帮家里挣工分,生活本应得到改善,却因那个年代日子苦,父亲干重活,饭量大得足以把我们的粮食吞掉,以致挣的还不够吃的。 许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吧。父母年轻时没少发生磨擦,母亲经常因父亲的粗心而唠叨,几乎每次都以父亲不耐烦的高音嘎然而止,直到父亲退休,才有所改观。退休后的父亲,极少在母亲千万遍的唠叨中发火。常常是母亲絮絮叨叨地诉说,父亲则在一边该看书的看书,该喝茶照样喝茶,不温不火,严然一幅好脾气的样子。退休前,有时父亲控制不住,我还会从旁提醒,现在常常是连我都到了极不耐烦的时候,拿眼去瞅父亲,却见他自得其乐,内心里直是佩服。 在老家,每到冬季,为了取暖不得不燃起火炉,免不了有烟,母亲每每呛了犯气管炎。来石臼后,生活条件改善,单位冬季供暖,母亲极少犯病。一年四季,父母一起上街买菜,一起早晚散步,一起走亲串友,甚至在开花的季节打打羽毛球,引得过往人和饭后散步的人驻足观望,生生得让人羡慕不已。于是,就想,在这个盛产快餐爱情的年代里,还会有多少人珍惜真诚相向、相依为命的夫妻情份呢。他们这种经历过风风雨雨的相儒以沫,相依相伴,才是弥足珍贵的。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所谓的“少年夫妻老来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就是这样一种看似平淡的生活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