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身边故事 >> 我爱我家
文章来源:故乡  发布日期: 2003年4月2日
回家
agan9941

    腊月二十八,上班的人越来越少,街上越来越拥挤,一切都是过年的景象。于是就想,该抽个时间回趟家。平时,可以找出一千个理由来为不能回家解释,但在过年之前回趟家,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省却的。
    新单位并没有安排什么年货,便在街上买上几样,没花上几个钱,就匆匆地赶路。
    搬到市区来已有两年半的时间,也许是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的缘故吧,一直以来总是不能把自己融入市区的生活,总有种客居他乡的滋味。于是,每逢回家便会油然生出许多的感慨。
    从上大学起,每逢要回家,早上起床时总会高唱费翔的《故乡的云》——“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别在四处漂泊!”那时候,也许还掺有一半学子的情结。工作后,喜欢上王杰的歌,我又唱起了《回家》——“回家的渴望又让我热泪满眶,古老的歌曲有多久不曾大声唱?”从那时起,这首歌总在耳边不停响起,总在心中不停唱着。那时的我,真的就是游子。而家之于游子,却是千言万语也无法说尽道清的。
    最近,工作单位的变换使得我的时间骤减,家也少回了。于是,一段时间过后,耳朵总免不了要装下母亲不少的唠叨,心中也免不了要生出一些无法弥补的愧疚。偶而读起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听听罗大佑的《乡愁四韵》,总会思及故乡,思及父母,思及亲人,一种情绪,便在心中不断奔突。所以我总觉得该回家的时候,象家乡的一些风俗节日、外公外婆忌日、年关、几个长假等等,是一定要回家的,那怕在家里只呆上一会儿。
    老家其实并不远,不过就三十里路。所以骑摩托车半小时左右就到了。
    比起从前,农村过年的气氛已日渐平淡,除了那些旧房子、蘑菇房上的惹眼的大红春联在提醒着人们外,周围竟看不出跟平时有什么两样。生意人不到大年三十下午是不会放弃赚钱的机会的,农人们每天的活儿依旧,今天的蘑菇不采、不浇,手头就硬是要少掉几个钱。小时候过年,农家总是要到初三或初五过后才干活,而今大年初一泡在蘑菇房、藏在豆田里的比比皆是。不少人总在感叹过年越来越少了些气氛,却没有去深究到底是为什么。也许,这种思考该留给握笔杆子的人。
    家里很静。外面看不到一个人,也听不到一点声息。
    掀开门帘,才发现父亲正专心地写春联。父亲的字在老家颇有点小名气,以前经常被请去为新盖的房子题写门联。大概十年前,父亲就开始在过年时摆摊子卖春联,挣几个钱作为春节的费用。每逢此时,全家上上下下几乎都动员起来,忙乎一个星期,虽然得到的并不多,只赚了二百多元。但对于一个没有什么经济来路的家,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父亲几年来一直坚持在写,而我放假时也一直帮着卖,直到离开家到市区定居为止。今年因为父亲年事已高,身体趋弱,母亲也因几个月前得病还没恢复,不能再帮忙,所以我力劝不要再写,没想到还是写上了。此时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虽然口中还在埋怨父亲不该不听劝,但心里却十分清楚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从我懂事的时候,就知道曾经当过部队文书、站过讲台、唱过芗剧、从小到大几乎只摸过笔杆子的父亲,一天到晚拿着砌墙刀,顶着烈日冒着风雨站在高墙上为人家盖房子。那时候,父亲回家时总会坐在家里仅有的那只不很牢固的靠背椅上,一付疲惫不堪的样子。七十年代末,凭着唱过芗剧的底子,父亲开始跟一个卖药的江湖人到闽南各地闯荡,一架花七十元从舅舅那买来的自行车、一面铜锣和一支“壳仔弦”陪着他整整二十年,从中年到老年。后来岁月不允许他奔波了,父亲又操起了笔。
    母亲从邻居家回来了。每次回家,可能我最不敢面对的就是母亲虚弱的身体,几十年来,母亲承担了家里全部的重活,一家七口全靠她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来维持,换来的结果是年年缺粮,而母亲也得了胃下垂、神经官能症之类的疾病,本来很结实的身子变得极为虚弱。从我懂事起,就经常看到母亲在吃药,也没少见过她去看医生、住院。但我却从来没听过母亲说什么怨言,在她心中,五个孩子是她的一切希望,而父亲从没间断过的书信则是她的力量所在。今年国庆期间,母亲突然得了轻度脑血栓,后来虽然治好了,但她那本就很虚弱的身体更是大不如前,而在我心里深埋多年的一种愧疚也随之加深了。
    只是,在父母面前我还是跟平常一样,很平静地说着每一句话,这次回家也是这样。那几样少得不能再少的权当是年货的东西交给父母后,坐了一会儿,我就准备返回。母亲要去准备晚饭,她说天气很冷,煮点热粥喝,暖暖身子。平时我回家,总要吃完晚饭或什么东西再走,但今天却不知怎的却一点胃口也没有,什么都不想吃。于是我推说时间不早,母亲就说煮点面线或米粉快些,我还是坚持不吃。母亲看到我坚决要走,知道留不住了,眼泪竟然流了下来。这眼泪在两年半前我们搬到市区时就见过,它让我有种揪心的痛。母亲说,这么长时间才回一次家,难道就不能多呆一会,吃点东西再走。
    我终于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读大学时,我几乎是一个月回家一次,两周给家里写一封信,四年中成了一种规律,偶有一次五周没回家也没写信,父亲就来信责问。参加工作后,家信已取消,但四、五周回一次家仍是雷打不动的,而超时挨批的情形也屡有发生。现在我终于知道,其实年轻时,父母是在关心你,时刻为你操心。如今,当我们不再需要他们操心时,他们也只是希望儿女记住这个家,常回来看看。这个要求并不高,而我却不能满足。
    离开父母后,我的心情就一直不好,母亲的眼泪总在我的心里流淌。
    于是,今年特想回家过年。
 文章评论信息:
请您打分: 优秀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