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春天的事业而耕耘 ———记专职残疾人工作者
|
钟璨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这里,我们特别要推介一支队伍,一支为春天的事业而耕耘的队伍,一支拥有8万人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以及他们为开创春天的事业所付出的汗水与艰辛。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到2000年底,全国的省、市、县(区)、乡镇(街道),从事残疾人事业的专职残疾人工作者总数达到80369人。
最近,记者采访了一些基层的残疾人工作者,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创业的艰辛与发展的希望。
拓荒者的足迹
我国新时期的残疾人事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国家的财力有限,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理解和支持也有个过程,因而,那些在基层创业的拓荒者,为了完成改善残疾人状况的重任,做了许多工作。
说到受委屈,我们记住了一场痛哭:20世纪90年代初,在海南省琼中县担任民政局副局长的王秀,被组织安排到县残联当理事长。当时的残联一无所有,资金没有,电话没有,汽车没有,下乡搞残疾人状况调查,连调研的经费都不能全额保证,就更别提什么出差补助了。王秀把自己憋在家里,好一场痛哭。那时候,社会不理解,把残联当作残疾单位。有的人走到王秀面前,故意装作拐脚,拐来拐去给她看。家里丈夫、孩子都反对,对她说,干得好好的,跑到那个被人瞧不起的单位干什么?王秀说,我是共产党员,小道理是对得起工资,大道理就是对得起党。就凭这个,王秀毅然走马上任了。
没有钱,就到处找。先是通过北京来的一个挂职干部,支持了4万元,王秀高兴坏了,立即组织残疾人贫困户种香蕉。当时残联正副理事长两个人一起动手,从选地、耕地、种地、收获,直到打包销售,都是亲手做。
后来,分管副县长和他们一起到中国残联、省残联,先后要来80万元扶贫贷款,建立起两个残疾人种养基地。通过建扶贫基地、发放扶贫贷款、发动县里干部帮包带扶等措施,全县贫困残疾人从2785人减少到793人,还盖起一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社会的看法转变了。就连王秀自己,也干出了感情。原来调她来,她哭过,现在就是赶她走,她也不走了。
说到要吃苦,我们见识了一辆单车:福建省惠安县残联理事长陈欠水,对工作的艰难,不愿多谈。县委郑副书记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像老陈这样的干部,难得啊。为了做好残疾人工作,老陈提出走百村,串千户。刚到残联的3年多时间,他骑自行车下乡,前后竟跑了两万多公里路,跑遍了每一个村子。2000年搞白内障复明工程,140多个手术对象都是他一个个村子跑下去核实的。
记者为老陈算了笔账,3年下来,他每天差不多要骑车下乡跑近20公里路。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坐车呢?老陈自有他的一本账:“我早上骑车去乡镇,8点就到了,就可以工作。别人8点才上班,坐小车下乡,再快也没我快。残联的小车省着用,一年能节约1万多元。省下小车,可以去拉做康复手术的残疾人,你说哪个效率高?”
一位有心的记者曾拍下了老陈下乡,扛着单车过溪水的照片,照片上的身影是一个拓荒者艰难跋涉的真实写照。
耕耘者的心血
从事基层残疾人工作,没有多大的权力,又缺少足够的资金,因而,那些耕耘者只有付出心血,肯下功夫,才能创出残疾人事业的新天地。正像一位县领导说的,我们这里的残联现在是全县的一个“亮点”,它帮助政府解开了扶贫解困的难题。残疾人的事,过去找县长,现在找残联。
说到找残联,我们见到了一张名片:天津市南开区万兴街的残联专职干部魏克俊,刚来残联工作那会儿,到一户重残人家走访,看到桌上的煎饼果子都长毛了,屋里又脏又乱,气味难闻。他就想,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多了解残疾人,残疾人有了困难,怎样能及时和他联系上?他想到了名片。他的名片正面印上联系方法,背面写上一句话:残疾朋友生活遇到烦恼、困难,请你想到我,我会尽力帮助你。老魏自掏腰包200元,一下子印了几百张名片。万兴街的600多残疾人,自打有了老魏的名片,就算找到了贴心人。
肢残青年小孟考上了职业中专,却交不起6800元学费,他凭着名片找到老魏求助。老魏一连几次跑到学校协调减免学费,校方开始都以是私立学校为理由,坚持不肯减免。老魏急了,死磨硬泡。当校方得知老魏与孟家原来非亲非故,只是个残疾人工作者时,他们被老魏的执着精神打动了,决定减免5000元学费。小孟高高兴兴上学了。凭着这张名片,老魏使街道和残疾人建立起热线联系。他通过街道、企业,先后帮助87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找到了工作,还帮助残疾人解决了孩子上学等许多生活难题。
区委书记拿这事当党性教育典型。他说,别人的名片往往是拉关系用的,老魏的名片却是给自己找麻烦的,这就是公仆的身份证。
播种者的豪情
广大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长年累月承担着繁重的工作,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年华,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说到生命,我们看到了一页记录:1997年8月26日,山西省朔州市殡仪馆门前,一群残疾人挡住了驶出的灵车,哭喊着久久不肯离去。他们不停地呼唤着一个名字:“曹大个儿”。“曹大个儿”———市残联的理事长曹巨宝。11天前的上午,他驱车检查“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医疗队到来之前的准备工作时,被迎面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到,不幸身亡。为朔州的残疾人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曹巨宝是怎样忘我工作的呢?仅以他牺牲的8月15日为例。“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医疗队要来朔州为197名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为筛查工作和筹集经费,曹巨宝连续加班加点地干了4个月。连日操劳,他患了重感冒。15日一早起来,他感冒加重,女儿也染上了感冒,正在发烧。妻子劝他歇一天,可他对县里的准备工作仍放心不下,执意要再去看看。他嘱咐妻子领着女儿去医院打点滴,自己则带病和市卫生局的同志一起驱车赶往右玉县,这一去,竟再也没有回来。
在曹巨宝的遗物中,记者看到了一页会议记录,那上面,其它事项都是三言两语,惟有“存在问题”足足记录了9条。这些问题都是他想要解决,还未来得及解决的事情。
正是因为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支持,正是这许许多多的拓荒者、耕耘者和播种者,残疾人这一春天的事业才焕发出从未有过的光彩。
十几年来,昔日的幼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大树的年轮上分明留下一串串闪光的印记:
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基础,包括各地方保障法实施办法和县(市)、乡(镇)有关残疾人规定的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了各级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残疾人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
形成了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体系、组织体系和业务体系;
实现了残疾人事业5年工作纲要,“八五”、“九五”计划纲要,又制定了“十五”计划纲要。
6000万残疾人的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善。654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儿童入学率由1987年的不足6%提高到77.2%,370多万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城乡残疾人就业率由1987年的49%提高到80%,1000多万农村贫困残疾人通过扶贫开发脱贫,269万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