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工不是人?
|
孔志国
笔者因事偶然路过十里堡铁路附近的一片工地,只见当地的一处公共厕所墙上用红漆刷了一行刺眼的字:"民工不得入内,违者罚款五十元。"也巧,我走在那段崎岖不平的小路上,几百米内又碰到两个厕所,同样的字眼竟然亦相继映入眼帘。
心里顿时像搅起了五味瓶。
我是从农村来北京的,深知农村的穷,农村的苦。因为农村穷、农村苦,所以现在年青的农村人或者努力学习、拼命读书;或者托人找关系,在家乡的县城混份工作;以求离开那块瘠的土地――"这年月,种地不赔好了,一年到尾守着这一两亩田,还不是图吃个放心的粮食?"记得去年暑假回到家,邻居大妈曾对我说。如果以上两条路俱被封死,那只好与其他年龄相仿的伙伴以及比自己年龄长的有体力有精力人一块加入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到"城市"谋生来了。
我知道农民有些坏毛病:吐痰、说浑话、爱沾小便宜……这叫不文明。但这不是农民的招牌。或许是挚爱着哺育自己的那方土、那座山、那条河的缘故,在我的脑海里,乡亲们永远是一个个善良纯朴的笑脸。是的,他们的确生活在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世界,城市都进入数字化时代了,多数农村却依然是呈现着中世纪的安静与祥和。可是他们的快乐可能城里人永远感受不到。城里的孩子从小就与电动玩具分不开,没父母陪很少出门去玩;农村的孩子则三四岁时就到处瞎跑,上树捉鸟,下河摸鱼,过家家,扳跟斗儿。农村缺少城里的山珍海味,巧手的农妇们便极力从有限的花样中调配着各种菜,家庭的生活便因此多了份亲情的温馨――这是下酒店,摆筵席所不能有的。
城市的便利和繁荣形成了其相对于乡村的种种好处,长久以来的城乡差别使得农民从心底里向往城市的天地,也导致了城里人对乡下人的一种天然的心理优越感,哪怕有些城里人还刚刚从"乡下人"换了身份不久。这种观点和感觉转移到城里人和民工的关系上。民工遭到城里人的歧视便算不上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了。就我自己经历和知道的看不起民工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的。 一次坐在公共汽车,一打扮简单入时的青年下车忘了亮月票夹,声色荏苈的售票员霎时变得出奇得理直气壮,"没点教养,一看就是民工。"
前段日子,北京某高校女生遭强暴身亡,有关部门据说为了平息民愤,先把几个民工给抓了起来。后被证明无罪,释放。
我曾在一家报社实习,据说在京城记者圈小有名气的一位记者遭遇某慕名来访的民工时连连摆手,"你这事情不归我们管,我们管不了。"
……
我知道当事人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想法,他们不见得一定瞧不起民工,不过从他们的言语表情中,我仍然能觉察到作为民工的悲哀。通常,面对"义正辞严"的指责,民工一般都深深地沉默着,脸涨得通红,他们觉得自己真的错了,恨自己不懂城里的规距,--即使实际上受到侵犯得是他们。
很长很长时间,我一直把自己的话藏在心里--怕别人因为自己的话而揭出自己由于出身农村想挥拂掉却不得的"小"来,只是今天再也弊不住了,有些话真的非说不可。
民工连厕所也不能进?
作为一个中国人,想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哪个年代,我们每一个都会气愤填膺,可今天,一些人又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对他们的同胞!民工也是人啊!他们不进公厕,到何处方便?如果你们?quot;不管,随便",倘真如此的话,岂不又玷污了爱干净、卫生的你们的生存环境?
我在前面稍有提及,民工不是完美无瑕,而且有研究数据表明农民进城与近些年我国犯罪的上升有一定关系。然而这能构成我们疏远他们,蔑视他们的理由么?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应该能体谅到,民工们有的远离自己的父母妻儿,有的与自己的女友遥相牵挂,带着至亲至爱的寄托,带着缕缕消散不去的乡愁,是多么需要一种真诚的抚慰和关怀!
真切的期望整个社会能以一种善良、平等、仁爱的目光来打量民工,善待民工。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是我们的亲爱同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