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城里乡下 >> 父老乡亲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日期: 2001年5月9日
王老汉的艺术生涯
许景

  60岁的淮北老汉王燕新,没想到自己一张面朝黄土的老脸,会在杭州被人相中,凭他那张沟壑纵横的相貌,在中国美院的院墙外“跻身艺术”,给那些美院的报考生当模特,坐在那里让人画一小时,赚4块钱。 

   王老汉的“艺术生涯”,还得从他儿子娶媳妇又添了孙子后说起。 

   那时节,王老汉家的一亩六分薄地,随着孩子的降临,渐渐有些撑不住了,为了腾出口粮,今年春节后的农历初九,王老汉拉上老伴儿,第一次背井离乡出门谋生。其实老两口除了种田,其他什么也不会,只是听说杭州人有钱,扔掉的垃圾也值几个钱,便匆匆地赶来了。

   3月初的一天,王老汉收破烂一路来到了玉皇山下一个名叫“阔石板”的村子,突然斜刺里冲出个学生模样的人,一把拦住他的去路:“喂,老头,想不想当模特?”“什么是模特?”王老汉听不懂。于是年轻人把他拉到一间破屋子门口,将他按倒在一把椅子上,叮嘱他不得动弹,坐两小时。直到王老汉连脖子都直邦邦地不会动弹了,这才慢慢知道,这些年轻人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画他的脸。从椅子上起身的时候,那个年轻人塞给了他8块钱。 

   从此,城东的垃圾场到城南的阔石板村,成了王老汉每天收捡破烂的固定路线,用王老汉自己的话说,“把自己的这张老脸送上门去,赚上几个钟点钱”。在阔石板村“投身艺术”的还不止他一个人,许多长相特别而又身份低微的人,早已以此为业,如56岁的老乡王俊书。他也是偶然发现这个不费力来钱快的模特行当的。要不是王老汉自己“撞”着了,王俊书是不会主动告诉他这档子好事的,因为这一行也是僧多粥少。 

   在阔石板村,住着许多浑身透着“艺术”的年轻人,他们都是来报考中国美院的,据说最多时曾达到过4000人,所以这一带也被人称作“画家村”。在村里出租房的外墙上,刷满了各家画室征寻模特的小广告,那些考生里有许多人屡考屡不中,但仍执着地坚守在那里,承受着失败与贫困的双重压力,他们请不起专业模特,而拾荒者饱经风霜的脸,便成了他们最好的操练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