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过 年
|
日子
一年容易又春天。这几乎是许多成年人的共识,特别是从为人儿女过渡为人父母,拥有了自己的小巢后,尤感时间的飞逝,对过年的淡漠。儿时充斥于心间那种过年的浓浓喜悦心境,已随岁月飘远了。如今,更多的是对过年诸多繁文缛节的生畏,以及岁月不饶人的敏感,这怎不令人怀念从前那份无忧无虑呢?特别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总会禁不住去启封记忆,重拾那份久违的温馨…… 当日历被剥剩最后薄薄的一层时,我们做小孩的一颗平静的心也随着年的将近亢奋起来,换新衣穿新鞋拿压岁钱自是儿时欢乐的原因,那种忙碌热闹的景象仿佛也比平时多了些喜庆气氛,磨刀霍霍向鸡鸭,做棵、炸饺备年货,刷墙扫舍贴春联……忙碌得不亦乐乎。记忆中我家的春联一直由父亲撰写,那时我年幼识字少,大部分内容都记不住,唯有一些简短的四字横批依稀还记得,那是些有别于蘸墨汁写在红纸上的对联,它是用红油漆直接写在大厅、房门以及窗户上端的方框里的。不知是环境熏染了人的思想抑或什么原因,父亲总忘不了“勤俭持家”、“丰衣足食”、“欣欣向荣”这一类的词眼。父亲写的简朴是简朴些,却持久,任风吹日晒好多年,直到门窗龟裂脱漆才重涂,题上新辞。父亲因为乐于此道。住在一起的叔伯们每年的春联便成了他责无旁贷的义务,而我们则是他理所当然的第一读者。记得有次当父亲刚挥就“如火似荼”时我已大声的读成“如火似茶”,父亲当即命我查字典去,不要不懂装懂。也许因了这事,我竟比周围的小孩早识得些许字。 一般春联都是赶在过年前的一两天便写毕、贴上的。所谓“新桃换旧符”,新年的钟声也伴随着大年夜阵阵爆竹声敲响了。一年中,要数除夕最狂欢的莫过于做孩子的,享口福自不必说,还能得到大人们格外的宽容,恣意地玩所欲玩乐所欲乐。毕竟乡村没有什么娱乐,我们唯一的欢乐便是拿压岁钱买各式各样的鞭炮,走到哪儿放到哪儿,“地老鼠“、“满天星”、“火箭炮”……空寂的乡村漆黑的夜空也因洋溢着孩子们肆无忌惮的嬉笑声而变得亮丽精彩起来。送走了辞旧迎新的大年夜,我们翘首以待的乡里拿手好戏也将出台了。那便是乡里最具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游行,通常是在年初一至初四期间进行,有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主导的舞狮队、蜈蚣队、双咬鹅,也有初出茅庐的少男少女,舞剑的、桃花篮的、擎标旗的,一路敲锣打鼓边演边走,好不热闹。看热闹的乡人更是倾屋而出,把一条条大街小巷围得水泄不通,喝彩声、爆竹声,以及孩子们的起哄声搅和成乡村节日特有的动人天籁,把整个乡村渲染得热火朝天,喜气洋洋。这是一年中最为盛况空前的日子,也是乡人们最引以为豪的乡里重头戏。 那年,我家有了全村第一台电视,21寸,黑白的。第一次收看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节目时,几乎是全村的人都来了。一层层人墙把我家大厅里里外外塞得密不适风,淳朴的乡人无不发出唏嘘之声,也许他们在此之前竟不知外面的世界还有比家乡戏更精彩好看的,连我这个做小主人的也似乎沾上了不少光。因为电视是我家的,外人无不对我客气三分,我就象旧时电影院门口的验票员一样,所不同的是,他们是凭票入场认票不认人,我却是认人的,特别要好的,我便打开后门让其随便出入。别的我忘了,只记得当时有不少人曾用诧异的眼光瞧我总把一位被人当白痴的妇人往里拽。我也不知为什么,总觉得那人可怜,她是一个移民,丈夫不知得了一种什么怪病从不见好过。家婆待她又凶又狠,常常像对待贼一样打骂她。听说她颇有威望的娘家人曾来劝解、交涉过,她妈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自怨自艾说:若非她小时候得了脑膜炎留下个后遗症,也不致于此。因为她家就在我家屋后原牛棚里,移民不久,已从其他小孩互相招呼中识得我的名字,偶尔碰面,总像见了老朋友似的热情打招呼,因而给我印象很深刻。 过年,当然也少不了互相拜年这一例俗,但在我家乡,此风却不盛,似乎那仅是见过世面的人才做的事。因为我父亲在城里谋事,便也有了拜年的概念。父亲常带上我们去的是姑母家,姑母是父亲七兄弟中唯一的姐姐,自我懂事,她便一直住在城里。据父亲说,姑母自幼聪明超脱,当过农会主席,做过不少体面的事。在我们的心目中,她是令人器重而有威望的人。往往在去的路上,父亲便开始教我们一些拜年的术语,比如“吉祥如意”、“步步高升”什么的,令我们甚感为难。不说不行,说,又觉得实在拗口得很,心里便反复默念着,巴望说出来时娴熟自在些。可是待到父亲伸手去摁姑妈门口那个我们踮起脚还够不着的门铃时,心已紧张得像闯进一只小鹿,见了姑母、姑丈,结结巴巴能吐出口的便只剩了那句最简单的“新年好”。不过也算大功告成了,须臾,所有的尴尬都会淹没在姑母一家热情的“吃糖吃糖”的招呼声中了…… 往事如烟,回忆却令我沉醉态温馨中,重拾了童年的快乐,耳际仿佛又听到了阵阵的欢声笑语。
|
作者版权声明: | 我同意《故乡》发表此稿件,同意《故乡》编辑部向其他媒体推荐此稿件。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请《故乡》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