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老年人生存状态调查
|
钟鸣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态调查
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已接近20%,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老年人的生存状态如何,关乎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因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值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试以地处上海西郊的金泽镇新池村为视点,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作一全景扫描,以期抛砖引玉,促使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新池村概况 新池村地处318国道上海与江苏交界处,毗邻淀山湖和大观园旅游区,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农户515户,可耕地面积1438亩,商品鱼基地650亩。2001年全村人均收入3800元,劳均收入6000元,村结余可支配资金35万元。全村经济状况在上海郊区农村中处于中等水平,基本上代表了市郊大多数村级集体的真实状况。
二、农村老年人生存状态 新池村现有人口1493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230多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有27人。从生活状况上看,主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无依无靠,集体供养。这部分老人是无儿无女的孤老,也称五保户。他们过去种的是集体的地,吃的是公家的粮,无产无业,且年龄都已七、八十岁,虽有无儿女之苦,却无衣食之忧。这部分老人人数不多,占老人总数不到2%,由村委会负责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有保障。 第二种是年老体衰,依靠子女。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农村老年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要一直不停地做下去。所以真正在家依靠子女奉养的老人并不多,而且大都是七、八十岁以上,体弱多病的老人。这部分老人占新池村老年人总数的30%左右,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其子女的生活质量成正比。这部分老人是农村老年人中真正的弱者,对于只有少量或没有养老收入的老人来说,不管子女是否孝敬、善待他们,作为曾经的一家之主,透支的是尊严。 第三种是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对于60出头的一大批老年人来说,他们比前辈日子要好过得多。得益于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谋生的本领要强得多。他们有的拥有一技之长,有的经商开店,有的种花养鱼,最不济的也是种地的主劳力,他们不仅为自己,也为子女、为社会继续创造着剩余价值。这部分老人用劳动满足物质上的需要,体现自身的价值,保持精神上的尊严。然而,若干年后,当他们真正年老体衰,再也不能为家庭创造财富之时,他们是否会重蹈前辈的老路,遁入养儿养老的怪圈,不得而之。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没有固定的、充足的养老保障的农村老年人只要自身情况允许,他们总是生命不息,劳动不止。这既是谋生的主观需要,也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的客观必然。 老年人曾经是社会的主要财富创造者,他们理应与其他人群分享社会进步发展必然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过上有尊严的晚年生活。然而,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社会的底层,这一现象在农村体现得尤为突出。
三、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消极因素 调查发现,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消极因素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身体健康状况。过去人们常调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对农村老年人而言,这句话是硬道理。身体健康与否在农村是决定老年人生活质量高低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身体健康,进可以赚钱谋生,为儿女、为家庭、为自己创造物质财富;退可以免病消灾,免除可能给儿女、家庭的带来的经济负担。不花钱就是挣钱,这是农村许多儿女对无经济收入的父母的最低要求。反之,一个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经常求医问药,而又无经济来源、需儿女供养的老年人其生活质量可想而知。在调查中,类似因病致贫,子女恶语相向,承受身体和精神双重痛苦的老年人不乏其例,处境维艰。 2、家庭和睦与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上各种思想和行为都或多或少地会在家庭这个小舞台上表现出来。农村老年人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在家庭中也是配角。与家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同样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些没有经济收入或经济收入不多的老年人常为子女所鄙视,为避免口角纠纷,一些老年人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言行谨慎,自卑、自嫌之态常溢于言表。生活对他们来说只有沉重,没有快乐可言。调查中也发现,家庭和睦,善待有病、无收入的父母的儿女也不少,这与这些子女的经济状况、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也成正比。遗憾的是,在农村这类情况并不普遍。要真正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道德标准,还有待于整个农民群体经济、文化、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3、养老收入多寡。政治学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农村老年人来说,经济收入决定生活质量。调查统计表明,有经济收入的老年人生活状况明显好于无经济收入的同龄人,这部分老人与子女的关系也大多较融洽,家庭矛盾较少。反之,无经济收入老人不仅物质生活上较差,而且与子女关系平淡、甚至纠纷不断。这种同龄人之间的差别一目了然,原因不言自明。这种现象又促使大多数老年人想方设法攒钱,为此不惜将自己的生活质量压缩到最低限度,陷入了为提高生活质量而攒钱,为攒钱而降低生活质量的怪圈,这是相当部分农村老年人执着的想法。该村有一位无固定经济收入,以省吃俭用,好捡拾垃圾、丢弃物闻名的老人,去世后家人竟然从他的一只脏破的蛇皮袋中发现了二万多元现金。这是一个苦涩的故事,但却是许多农村老年人的缩影。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除上述三类主要因素外,农村老年人自身文化素质、性格特点以及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同样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四、问题与建议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视和关注老年人的生存状态既是传统道德文化的要求,也是我们自身面对明天生存状态的省思。过去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虽然有悠久的传统道德文化为依托,但实践经验证明,仅靠道德的力量维护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权利是远远不够的。制度,健全而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才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根本途径。目前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并在不断完善中,而面向广大农村,关乎农村老年人切身根本利益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不仅养老保险基金的覆盖面不广,而且养老保险的力度不够。以新池村为例,按政策,去年60岁以前的农民每人每年上缴养老基金240元(前年是180元),60岁以后可以按缴年份折算每月领取30-90元不等的养老金。这就是说,即将进入和新进入农村老年人行列的一部分人才能享受农村养老保障,而大多数60多岁以后的最需要养老保障的老年人被关在了养老保险基金的门外。另一方面,以目前的养老保障水平(上缴与领取金额),远不能满足未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所需,更不要说这一水平距城市养老保障水平差之千里。 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关键是要解决养老问题。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农村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会日益突出。目前上海农村虽然已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部分经济条件较宽裕的农民也未雨绸缪地参加了商业养老保险,但在家庭养老仍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形式的情况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家庭养老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切实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须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因此作为社会发展主导力量的政府部门在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着力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应以人为本,加快、加大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一些专家建议,将目前政府征收的农业税费等收入纳入农村养老保障基金,以补养老基金不足,扩大养老基金覆盖面和保障力度,这不失为一条可行之策。 为使广大农村老年人生活得有质量、有尊严,为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加快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需要,更是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切身需要。
|
作者版权声明: | 我同意《故乡》发表此稿件,同意《故乡》编辑部向其他媒体推荐此稿件。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请《故乡》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