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事文化在蔓延
|
香草
我们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与自己的同事呆在一起,同事是我们的伴侣,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的诉说对象,我们的痛苦出处。同事的喜怒哀乐,同事的人生观,同事的交际原则,同事的家庭关系,甚至同事的隐私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改变着我们。
■同事可以做玩伴
自打加入上班族的队伍,“同事”就几乎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同事们不仅要一起努力工作,还能相跟着吃喝玩乐。这里所要探讨的“同事文化”很大程度上源自后者,下个不太严格的定义就是,都市青年中尤其是白领青年中以同事圈为主要社交圈。他们不仅上班时默契配合,友好合作,下了班仍不舍分离,一起聚餐、逛街、泡吧、聊天。
刚从大学毕业没多久的郭晓就职于京城某报社。接触新工作,郭晓颇有些手足无措,想向同事请教,却总见他们每天急匆匆赶稿件,内向的她没有勇气主动走进身边这群表情各异的人,多半时间就是自己郁闷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转机是在一次部门组织的郊游中发生的。在游玩中,郭晓惊喜地发现,没有了工作牵挂,同事们一下子生动起来,自己也渐渐地放得开,不过两天就已经打成一片了。此后,一切顺利,同事们时常主动关照她,下班后的娱乐则让大家更水乳交融。郭晓说,从前内向木讷的她正在越来越开朗活泼,是同事文化让她的生活充满阳光。
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安琪也对同事文化推崇备至。虽已结婚两年,但她并不是那种只围着丈夫转的女人,她还是比较愿意和同事们“疯”玩。因为同事们彼此性情、年龄相仿,处得极为融洽。每天下班,忙碌了一天的安琪并不急着回家,她和她的同事们还有约会:她们或轮流坐庄请客吃饭,或相邀去打保龄球、看电影,或一起去其中一家做饭吃。若遇上个晴好的周末,她还拉上丈夫和同事们一起去郊游,“人马”壮观。她说:“和同事们分享生活空间,不仅能提高默契程度,增加沟通,还能消除误会,使工作更具效率。”而做丈夫的也认为,各自的同事圈令婚后的两人仍各自保留一方私人空间,很独立,因此夫妻之间也少了摩擦。
■同事文化风行的3个理由
理由一,说走就走,不必等候。同事之间的聚会占尽人际交往的天时、地利、人和。起先可能热衷于老同学聚会的人,经历了同事文化热热闹闹的洗礼后,心甘情愿地放弃了对前者的期望,成了后者的信徒。旧日同窗固然感情深厚,可要把大家张罗到一块儿来,还真是件麻烦事:不同的工作使聚会的时间再三变动,不同的办公地点使聚会的地点众口难调,再遇上堵车和其他突发事件,一次聚会用在等人和联络人的时间和精力不胜计数,往往冲淡了重逢的喜悦。聚会结束,天南海北四散而去,多半人或许都会想,还不够折腾的呢!
相比之下,还有什么能比同事们搭帮结伙地出去找节目更便利、更顺理成章、更义无返顾的呢?忙着各自的工作,谁的一个小灵感随意而生,便可起到一呼百应的效应。于是,浩浩荡荡便出发了。其实,同事文化好比这个时代流行的快餐一样,方便快捷,不用等,味道也还不错,能迅速解除精神上的饥渴,何乐而不为?
理由二,谈资丰富,气氛和谐。这是一群与你有着同样的工作背景,甚至是相近的修养、相近的生活方式的人,你们朝夕相处,熟悉彼此的工作领域、性情和做人原则,你们来自同一个团队,甚至已经组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小圈子”,更重要的是,这一切还都是“现在进行时”,你们因此不能不彼此认同。
工作的经历往往成为同事们共同的谈资,快乐的,不快乐的,大家的情绪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一起纵情大笑,或者一起同仇敌忾,因而同事文化的主旋律永远是和谐。不用像天各一方的老友们聚会时,还要先磨合各自的生活,偶尔或许还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
理由三,AA制盛行,关系清爽。同事之间的情谊最容易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也最适宜古人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玩归玩,乐归乐,最本质的东西不会改变:身边的人是同事,不是父母,不是说过一通就可以轻松走开的同学,大家是工作外加游戏的搭档而已。因此,看彼此的目光都宽容了许多,不会随便任性发脾气,遇到矛盾很容易相互妥协,回回玩乐几乎都能完满。同事们的交谈内容往往也是些公共的话题,不该问的绝不问,开玩笑也是适可而止,离个人的隐私也远远的,各自消化问题,相安无事。结帐也是自然而然的AA制,大家之间的关系很清爽,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或者拖泥带水的东西,是比较健康的交往方式。
同事文化还有可能造就一种最浪漫的可能:在工作中赢得异性的理解,并且保持一种微妙的关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解决了所有的烦恼,工作不再成为压力,有时呆在家里休息就觉得缺了些什么。不自觉地掏出办公室的钥匙,想去上班。当然前提是这一切与爱情无关。如此说来,同事文化倒颇有些罗曼蒂克的色彩呢!
|
|
|
|
|